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马克思期末模拟卷daan
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效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取代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明显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事实充分证明,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自觉的成功的运用,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五、材料分析题
*
1.下面是摘自毛泽东的《实践论》中的几段论述:
材料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材料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
材料3:认识或理论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感觉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材料4: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材料5: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2)分析材料4、5,作者认为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案:
(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材料1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2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3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2)分析材料4、5,作者认为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二是必须经过思考,对丰富的感觉材料进行科学加工。
*
2.下面材料是有关真理标准的论述:
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坶斯说:“凡是有用的东西就是真理。”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 (2)、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观点2。 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不一致,
材料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质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而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材料2认为有用就是真理,真理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带来利益,从而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实用主义的观点。
(2)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材料2的观点是错误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按照这种观点,当谎言能给某些人带来利益时,谎言也就成了真理,这也从根本上混淆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实用主义观点。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