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论初中英语课堂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初中英语课堂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
作者:刘晓兰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第09期
【内容摘要】在初中英语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和学生沟通,即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这两种方式在英语教育课堂上缺一不可。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初中英语教育课堂上非语言交际方式运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初中英语教育课堂上非语言交际方式运用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非语言交际方式 英语教师 问题 原则 措施
“非语言交际行为对教师至关重要。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关系到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的运用非语言交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这是库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较好的运用非语言交际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它可以对语言交际方式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提高英语教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当今英语教育课堂在运用非语言交际方式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导致英语教育课堂上的成效不高。
一、初中英语课堂非语言交际方式运用上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会有很多自己习惯性的手势,偶尔也会用到英语国家的手势,但就是缺少对英语国家手势的介绍,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充分的通过这些手势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朗读时,如果教师需要这个调升上去,他们会用手比一个向上的动作;如果教师想让调降下来,他们会比一个向下的动作,这样即使在人多嘈杂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清楚的向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也会使用一些英语国家的手势,但教师在使用这些手势的时候忽视了对这些手势的介绍。例如:翘拇指这个手势,教师经常会用到这个手势,但是不同国家之间是存在文化差异的,所以手势的含义也不同。翘拇指在中国是用来表示对对方称赞的,但是在英国等国家翘拇指是用来表示搭车的含义的。
2.教师的面部表情比较少,太过严肃。中国教师在上课方式上比较死板,没有丰富的面部表情,这就使得课堂的氛围不够活跃。例如:某记者对一位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记者问这位老师对上课面部表情有什么看法,教师回答说“教师上课表情必须要严肃,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严厉形象这样才能够维持好课堂纪律。反之,如果教师有太多面部表情,课堂纪律就很难维持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