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题库及答案13、9、16
(1)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应音乐的能力;(1分) (2)拓展学生内在音乐感觉;(1分)
(3)培养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1分) (4)培养学生大量储存由听觉和动觉所获得的信息能力。(2分) 20.创造性歌唱活动包括: (1)创编动作(1分) (2)创编歌词(1分) (3)创编伴奏(1分)
(4)创编丰富的演唱形式(2分) 2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评价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诊断性原则(1分) (二)针对性原则(1分) (三)全面性原则(1分) (四)客观性原则(2分)
2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时,曲调方面应注意什么? 1.音域不宜太宽(1分) 2.节奏节拍比较简单(1分) 3.速度适中(1分) 4.旋律比较平稳(2分)
23.简述音乐游戏一般采用的步骤与方法 音乐游戏一般采用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1.介绍游戏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教师示范
3.儿童熟悉游戏中的音乐; 4.儿童学习游戏中的歌曲或动作; 5.带领儿童游戏。(每小点1分)
24.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在大致有哪儿类?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29
(1) 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1分) (2) 其他教育活动中的音乐活动(1分) (3) 游戏活动中的音乐活动(1分) (4) 节日活动中的音乐活动(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论述美术与学前儿童的成长的关系。
(1)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标志着儿童个体的发展的程度。(2)美术是学前儿童学习、认识世界的另一种语言。(3)美术是学前儿童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4)美术是统合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2. 论幼儿绘画“图式期”的基本特色。
答:图式初期:此时形象思维发展最敏感,想象力最丰富,储存在儿童头脑里的形象常常不鲜明、直观,充满情绪(5分)。儿童 内容比较丰富,能画出简单情节,表现物体的某些细节,以及物体的相互关系。轮廓清楚,能表现物体基本特征。图式后期:画的基本特色画简略,物体之间的比例、空间关系缺乏正确性,构图近乎拼凑,将主观感觉强烈的夸大,无法摆脱自我观点。图式后期色彩鲜明 ,注意到物体固有色,其图式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属知的写实期,比例大体正确,透明画、展开式广泛运用,画面奇特。(5分)
3.论述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的理论的工具论和本质论的利弊所在。
工具论是以儿童为本位的目的论,将美术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儿童的一般发展上,强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主张儿童通过自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自我,建构健全人格。这是工具论值得肯定的地方。这种理论的局限性是,儿童在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5分)。而本质论者提出的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自然成长的结果,美术对儿童最重要的贡献是属于美术本质的,不应该剥夺儿童能够从美
30
术中得到的东西,但是,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限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性表现方面的发展,这是本质论的不足之处(5分)。 4.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与技能的应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造型上:要充分考虑照顾到低龄幼儿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心理欣赏的需要,应以稚拙、简洁、圆浑、乖巧、概括的形象来吸引幼儿,因为幼儿还处于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他们对敦实、简洁、稚拙、乖巧的形象产生更多的喜爱与关注。(2.5分)
色彩上,幼儿园环境创设多选择明度高的纯色为主,画面配色宜单纯,要注意色彩面积的对比,把握好主色调的关系,在色彩的表现上接近自然生活,因为自然生活中的色彩会使纯朴、稚气的孩子的产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2.5分)
内容上: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孩子们认知能力感悟到的,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环境。(2.5分)
构图上:幼儿认知水平决定了幼儿多喜爱和关注一些简洁、明快、单纯的造型,所以在环境创设的构图上要力求单纯、饱满、简洁明快、主体突出。(2.5分)
5.欣赏幼儿美术作品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幼儿的年龄差异及表现。幼儿绘画表现力和智力发展都是同步向前
的,尽管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在各个年龄阶段也是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但是,智力的指导作用更突出;(2分)
(2) 幼儿美术造型中的“像”与“不像”。在评析幼儿绘画作品时要注意
幼儿的年龄特征;(2分)
(3) 幼儿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力与童趣;(1分)
(4) 幼儿美术作品中的认真、大胆与自信。认真、大胆与自信,是幼儿美
术作品中所反应的良好个性品质,是通过美术教育而逐步建立的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的积极特征;(2分)
(5) 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个性与风格;(1分)
(6)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欲望. (2分)
31
6.幼儿象征期的表现特征及指导建议。
表现特征:此阶段儿童已不仅仅是依据画面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与知识经验来表现物体,他们所描绘形象从成人的角度看如同“符号”,而且符号抽象、简单、夸张、多变,有些符号难以辨认,而有些符号有极富典型性。在他们的图画中往往强调重要、主要、有意义部分的表现,画面空间呈无序状态,色彩的使用场出于兴趣,偶尔和情感有关。(4分) 指导建议:1.提供适当的材料
2.通过刺激个人的经验,或增强对某一事物的体验,激发儿童已美术语言表达、表现的兴趣与愿望。
3.设计幼儿喜爱的内容,运用游戏或互动等形式进行简单绘画技能的练习。使儿童既获得绘画能力的成长,又能体验“控制力”的欣赏。
4.对于儿童的作品,要尽量用探究、了解的态度去欣赏与解读。(6分)
7.如何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以说明。 对幼儿来说,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应当从培养幼儿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开始。(2分) (1) 幼儿倾听声音能力的培养(2分) ① 倾听人体声音 ② 倾听日常用具的声音 ③ 倾听周围的声音
(2) 幼儿表现声音能力的培养(2分)
(3) 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感受能力的培养(2分)
在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中,引导幼儿注意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极其重要的。
音乐的表现手段一般有力度、节奏、速度、旋律、音色、结构形式等;对音乐表现手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儿的全部音乐活动之中,还可以有计划一组织一些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