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需求工程(考前整理)
复、不可测量,冗长、混乱、偏颇、无结构等等
(2)结构化分析 :以数据流动为中心,以DFD为核心技术,辅助ERD,STD? (3)信息工程 (late 1980’s) :以数据知识结构为基础,ERD为核心技术,辅助DFD,STD, FDD, PD?
(4)面向对象分析 (1990‘s):以对象为中心,以UML(类图)为核心技术,以全面思想革新为理想,以承继结构化技术为现实
4. 需求分析分析工具
5. 面向对象模型有哪几种
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
6. 什么是用例?用例建模的一般步骤,用例间的基本关系
①.Use Case(用例)是一个UML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使用UML的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Use Case处于一个中心地位。用例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抽象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序列,产生相应的结果。这些结果要么反馈给参与者,要么作为其他用例的参数。
②.确定系统边界、确定参与者、找出所有的用例、确定每个用例的级别、撰写用例的文字描述、画出以整个系统为对象的顺序图 ③.用例的关系有泛化、扩展和包含
7. 类之间的关系:①泛化、②聚合、③关联、④引用
8. 掌握用例建模(大题。给描述,然后进行用例建模)
用例模型就是以用例为基本单位建立的一个系统功能展示模型,它是系统所有用例的集合,以统一、图形化方式展示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特性 用例建模的基本元素:用例、参与者、关系、系统边界
9. 掌握领域建模(找出类,画类图。)
10. 数据建模
a)
b) c) d) e)
描述数据的定义、结构和关系等特性的模型
说明了问题域和解系统共享的事物、对共享事物的描述和共享事物之间的关系 能够反映企业业务的核心知识 模型建立:ERD 数据规范化
第四部分(需求规格说明)
1. 需求规格说明(共性)、结合题目描述(个性)(设计题)
2. 简述基线与里程碑的区别与联系?
3. 需求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需求管理维护需求基线?交流涉众需要什么?驱动设计和实现工作?测试和验证最终产品?辅助项目管理实现需求跟踪?将需求应用到解决方案?将需求分配到子系统控制变更?控制变更?控制迭代式开发中的变化
4. 需求评审的方法
自由方法,检查清单是最广泛使用的两种方法
还有缺陷,功能点,视角,场景,逐渐提升等方法。
5. 参与需求评审的角色
(1)组织者 (2)仲裁者 (3)作者 (4)阅读人员 (5)记录人员 (6)收集人员
(7)审查人员:①领域专家、②用户代表、③技术人员、④观察者
6. 版本控制
7. 需求跟踪
避免在开发过程或者演化过程中与需求基线不一致或者偏离的风险。 前向跟踪是指被定义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前的需求演化过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