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模拟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除了实现洗衣机基本功能以外,主要还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①系统稳定度;②器件的通用性或易选购性;③ 软件编程的易实现性;④系统其它功能及性能指标;因此硬件设计至关重要。现从各功能模块的实现逐个进行分析探讨。
3.1 总体设计及功能描述
本设计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共分以下几个功能模块:单片机控制系统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复位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直流电机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等。洗衣机主要有强弱洗涤、进排水系统故障自动诊断、暂停等七大功能。
3.2 各功能模块硬件设计
3.2.1 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
AT89C52单片机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也是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单片机是本设计的核心主要起控制作用,采用40引脚双列直插封装形式,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因为受引脚数目的限制,所以有不少引脚具有第二功能。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3-1所示。
AT89C52单片机的主要管脚功能: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第 5 页 共 39 页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P3口:P3口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
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不管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图3-1 AT89C52单片机的管脚图
第 6 页 共 39 页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电源、时钟信号以及复位电路是单片机工作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AT89C52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工作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其组成方框图如图3-2所示。
电源电路 CPU 控制 模块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图3-2 单片机控制系统基本硬件组成方框图
1.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模块为系统电路和其他模块提供+5V电源。供电电源可由开关电源提供。 2.时钟电路模块的设计
由于AT89C52单片机芯片内有时钟振荡电路,因此本系统单片机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只要在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具体电路设计如图3-3所示。
图3-3 时钟振荡电路
工作原理:
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得到:内部振荡和外部振荡。在XTAL1和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就能构成自激振荡电路。定时元件通常采用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一般电容C4和C5主要起频率微调作用,电容值可选取为30pF左右或40pF左右;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其晶振频率(fosc)范围为1.2MHz~12MHz,本设计中选择12MHz。晶体振荡频率越高,系统的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率就越快。
3.复位电路模块设计
第 7 页 共 39 页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复位电路使单片机或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处于某种确定的状态。
当在MCS-51系列单片的RST引脚处引入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内部就执行复位操作。复位操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位是按键复位。本设计采用按键复位方式。如图3-4
图3-4 复位电路
工作原理:
当按下按键时,RST直接与VCC相连,出现2个以上的高电平形成复位,同时电解电容被短路放电;按键松开时,电容充电,电流流过电阻,RST为高电平,仍然是复位,充电完成后,电容相当于开路,RST为低电平,正常工作。
3.2.2 控制电路设计
单片机设计中,重要的一个模块是按键的设计。常见的单片机按键设计分为独立式和行列式(矩阵式)。独立式按键设计简单,但占用I/O口较多;行列式按键设计相对复杂,占用I/O口较少。如图3-5所示。
图3-5 控制电路
为方便使用,设计了三个独立式按键,分别为程序选择键、强弱选择键、运行/暂停 。 1.程序选择键:用于选择洗衣方式,由于本设计具有4种洗衣工作程序,即标准程序、经济程序、单独程序和排水程序,所以设计程序选择按键。
2.强弱选择键:用于选择强弱洗涤功能。由于本设计要求强洗时正/反转驱动时间
第 8 页 共 39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