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高考地理(课标版):第十五单元 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含答案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就业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基础题组
1.(2016福建毕业单科质检)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价较低 B.历史悠久 C.交通便捷 D.原料充足
2.(2016福建毕业单科质检)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主要导致( )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第一产业产值降低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与中国城
镇化水平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6山东济宁3月模拟)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 4.(2016山东济宁3月模拟)图示内容可反映出( ) A.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制造业份额不断增加 B.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 C.东部沿海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转入地区 D.目前制造业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成本低
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国家总的森林面积会逐渐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态势出现减缓直至停止,并开始转变为扩张,这个国家森林面积从减少转变为扩张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被称成为“国家森林转型”。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出现“国家森林转型”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6广东韶关文综模拟二)在“国家森林转型”阶段,面积逐渐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