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近现代史浪潮中的芜湖
立即把这些文件传播到全省各地。这期间,该学堂的许多学生和老师都加入了同盟会,在其后的辛亥革命及其芜湖的光复中起了重大作用。除了这一出革命思想宣传基地,还有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皖江中学堂。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1905年担任皖江中学堂的监督(校长),陈独秀、陶成章、苏曼殊等曾在此任教,从事反清革命运动。1905年,刘师培所在的《警钟日报》因骂了德国侵略者而被租界查封,在上海呆不下去的刘师培从浙江转到芜湖,先后在皖江中学堂、安徽公学任教,同时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皖江中学堂一度停办,1912年7月复校时,易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此后又陆续更名为省立第五中学、省立芜湖初级中学、芜湖一中等。陈独秀还曾经在芜湖长街一家名曰“芜湖科学图书社”的书店办报,那个时候,《安徽俗话报》也是安徽辛亥革命思想的启蒙着火点。陈独秀楼下的客厅里挂着他写的大字对联:“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他坚强决心的写照。再如,《新青年》杂行创刊以后,科学图书社是全国最早一批承担发行任务的书店。也正因如此,胡适在科学图书社成立20周年时曾写对一幅对联,对这家书店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新文化做了几十年媒婆,给旧世界播下数千颗逆种。”1913年,科学图书社到上海谋求发展,组建了一家新的书店,就是著名的亚东图书馆。芜湖长街的那家老店直到1937年日寇侵占芜湖时方才歇业。1996年长街实施旧城改造,中长街20号科学图书馆原址被整体拆除。
对于今天的芜湖,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件往事已经被很多人
所淡忘。然而这个城市的历史将会记得,它在走向开放的途中,曾经受过怎样创伤。由此它会知道,前进的步伐不能被阻挡。就像长江东去的流水,终点,是海洋。我亦知道,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浮华与打击,在今天就会形成怎样的城市风气和历史基调。我期盼政府能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并且继往开来,造福市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