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6含解析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6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7:31:15

2020’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

化学(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329】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D)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从而被人类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解析】煤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煤直接燃烧热能利用率比较低,而且会产生大气污染。如果使煤与水反应生成水煤气等——一氧化碳和氢气,不仅节能、能量利用率高,而且洁净、无污染,但该反应是个吸热反应,故说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是错误的。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时,反应吸热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C.依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ΔH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表示,ΔH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无关

【解析】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A项错误;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B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ΔH,C项正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表示,ΔH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项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不需要加热就能使反应发生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A正确;常温下铝热反应不能发生,故B错误;吸热反应是化学反应,硝酸铵的溶解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等的变化,D项错误。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B)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1--

B.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有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2

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 ΔH<0 D.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解析】硫蒸气比硫固体所含能量高,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项错误;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B项正确;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晶体反应吸热,ΔH>0,C项错误;表示中和热的反应中,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 反应生成2 mol H2O,且反应中还有BaSO4生成,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D项错误。

5.以下反应均可生成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①二氧化碳分解生成氧气:2CO2(g)===2CO(g)+O2(g) ΔH1=+566.0 kJ·mol1; ②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2H2O2(l)===2H2O(l)+O2(g)

ΔH2=-196.4 kJ·mol1;

③光照条件下,催化分解水蒸气生成氧气:2H2O(g)===2H2(g)+O2(g) ΔH3=+483.6 kJ·mol1。 A.反应①使用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反应②为吸热反应

C.反应③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D.反应CO(g)+H2O(g)===CO2(g)+H2(g) ΔH=-82.4 kJ·mol1

【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改变了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体系中含有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反应②表示每分解2 mol过氧化氢,放出196.4 kJ的热量,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光照条件下,催化分解水蒸气生成氧气,反应吸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C错误;依据盖斯定律,由(③-①)÷2可得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故D错误。

1

6.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

2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解析】燃烧热的单位为kJ/mol,故A错误。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可知,1 mol CO 燃烧生成CO2放热283 kJ,而图像中ΔH=-566 kJ/mol,图像中物质的量和焓变不统一,故B错误。1

固体二氧化碳变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又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a2O2(s)+CO2(g)===Na2CO3(s)+O2(g) ΔH=-

2226 kJ/mol,则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故C正确。已知:①2CO(g)+1

O2(g)===2CO2(g) ΔH=-566 kJ/mol;②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依据盖斯定律,

21

由(②×2+①)×得到Na2O2(s)+CO2(g)===Na2CO3(s) ΔH=-509 kJ/mol,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

2反应的CO(g)的物质的量为1 mol,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错误。

7.下列各组变化中,ΔH或Q前者小于后者的是(B) ①CH4(g)+2O2(g)===CO2(g)+2H2O(g) ΔH1,

CH4(g)+2O2(g)===CO2(g)+2H2O(l) ΔH2; ②2H2(g)+O2(g)===2H2O(l) ΔH1, 1

H2(g)+O2(g)===H2O(l) ΔH2;

2

③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

④CaCO3(s)===CaO(s)+CO2(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燃烧反应均放热,ΔH<0,因水由气态变成液态,放出热量,所以ΔH2<ΔH1,故①错误;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焓变是负值,系数加倍,焓变数值也加倍,所以ΔH1=2ΔH2<0,所以ΔH1<ΔH2,故②正确;2SO2(g)+O2(g)

2SO3(g)

ΔH<0,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恒压密闭容器相当于在恒容的基础上平衡正向移动了,所以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更多,即Q1<Q2,故③正确;CaCO3(s)===CaO(s)+CO2(g) ΔH1>0,CaO(s)+H2O(l)===Ca(OH)2(s) ΔH2<0,所以ΔH1>ΔH2,故④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B。

8.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部分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①C(s)+O2(g)===CO2(g) ΔH1;

②2CO(g)+O2(g)===2CO2(g) ΔH2;

③TiO2(s)+2Cl2(g)===TiCl4(s)+O2(g) ΔH3。

则反应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 ΔH 为(C) A.ΔH3+2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2ΔH1-ΔH2 D.ΔH3+ΔH1-2ΔH2

【解析】已知:①C(s)+O2(g)===CO2(g) ΔH1; ②2CO(g)+O2(g)===2CO2(g) ΔH2;

③TiO2(s)+2Cl2(g)===TiCl4(s)+O2(g) ΔH3。

依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③可得TiO2(s)+2Cl2(g)+2C(s)===TiCl4(s)+2CO(g) ΔH=ΔH3+2ΔH1-ΔH2,C项正确。

9.已知:4HCl(g)+O2(g)

2Cl2(g)+2H2O(g) ΔH=-123 kJ·mol1。其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Mg/800 ℃/Ar

化学键 E/kJ·mol1 -H—Cl 431 O===O 497 Cl—Cl a H—O 465 则a值为(A)

A.242 B.303.5 C.180.5 D.365

--

【解析】根据焓变和键能关系可知,ΔH=(4×431+497-2a-2×2×465) kJ·mol1=-123 kJ·mol1,解得a=242,故A正确。

10.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每生成2 mol AB(g)共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的反应热ΔH=+(a-b) kJ·mol1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每断裂1 mol A—A键,放出a kJ能量

【解析】反应热ΔH=生成物能量总和-反应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ΔH=+(a-b) kJ·mol1,则每生成2 mol

AB(g)吸收(a-b) kJ热量,故A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热ΔH=+(a-b) kJ·mol1,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因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由图可知每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

3

11.已知:①CH3OH(g)+O2(g)===CO2(g)+2H2O(g)

2ΔH=-a kJ/mol; 1

②CO(g)+O2(g)===CO2(g)

2ΔH=-b kJ/mol; 1

③H2(g)+O2(g)===H2O(g)

2ΔH=-c kJ/mol; 1

④H2(g)+O2(g)===H2O(l)

2ΔH=-d kJ/mo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d>c B.H2的燃烧热为d kJ/mol

C.CH3OH(g)===CO(g)+2H2(g)

ΔH=(b+2c-a) kJ/mol

D.当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Q kJ热量,则混合气中CO的物质的量为

Q

mol b+2c

【解析】因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放热,所以d>c,A项正确;H2的燃烧热是指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B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③可得CH3OH(g)===CO(g)+2H2(g) ΔH=(b+2c-a) kJ/mol,C项正确;设CO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2n,则CO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是nb kJ,H2完全燃烧生成H2O(l)Q放出的热量是2nd kJ,nb+2nd=Q,n=,D项错误。

b+2d

1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C)

A.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2a kJ·mol1

--

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1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CH3COOH和NaOH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解析】水应是液态,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故A错误;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则N2(g)+3H2(g)

2NH3(g) ΔH<-2a kJ·mol1,故B错误;水分解

4×285.8是吸热反应,因此生成4 g氢气时吸收热量 kJ=571.6 kJ,故C正确;醋酸是弱酸,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

2过程,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D错误。

13.在25 ℃、1.01×105 Pa下,将22 g CO2通入到75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x kJ热

量。在该条件下,将1 mol CO2通入到2 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热量,则CO2与NaOH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20’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 化学(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329】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D)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从而被人类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解析】煤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煤直接燃烧热能利用率比较低,而且会产生大气污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