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USB3.0协议详情(中文)
实用标准文案
USB3.0 与USB2.0的特性比较
3.2 超速结构
超速总线是一个分层的通讯结构,如下图所示: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协议层:
协议层在主机和设备间定义了end-to-end(端到端)通讯规则。超速协议在主机和设备端点(endpoint)之间提供应用数据信息交换。这个通讯关系叫做管道(pipe)。
它是主机导向的协议,意味着主机决定什么时候在主机和设备间进行应用数据传输。设备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端点向主机发起异步请求服务,所以它不是一个轮询协议(USB2.0为轮询协议)。
数据可以连续突发传输,提高总线效率。 对某些传输类型(块传输),协议提供流控支持。
SS设备可以异步发送,通知主机,设备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而不是轮询的方式。设备端点可以通过设备异步发送的“ready”包(ERDY TP)通知主机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主机对于“ready”通知,如果有有效的数据发送或者缓存接收数据,会添加管道。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主机发送包含主机时间戳的特殊包头(ITP)到总线上,该值可以用于保持设备和主机同步(如果需要的话)。
超速USB电源管理:
链路电源管理的关键点是:
·设备向主机发送异步“ready”通知
· 包是有路由路径的,这样就允许不参与数据通讯的链路进入或仍旧停留在低电源状态。
· 如果包送到一个处于低电源状态的端口,这个端口会切换到退出低电源状态并指示这是个切换事件。
设备:
·超速需要支持USB2.0对默认的控制管道的规定。
HUB设备:
因为USB3.0向下兼容USB2.0,为支持USB3.0双总线结构,USB3.0 HUB在逻辑上是两个HUB的组合:一个USB2.0 HUB和一个USB3.0 HUB。连接到上游端口的电源和地线是共享的。
集线器(HUB)参与到一个端到端的协议中,所承当的工作: ·路由选择输出的包到下游端口。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输入包混合传递到上游端口
·当不在低功耗状态下时,向所有下游端口广播时间戳包(ITP),即为同步时间信息包。 ·当在一个低功耗状态的端口检测到包时,集线器将目标端口转变成退出低功耗状态,通知主机和设备(带内)包遭遇到了一个在低功耗状态的端口。
主机(Hosts):
一个USB3.0主机通过主控器和USB设备互连。为了支持USB3.0双总线结构,USB3.0主控器必须包括超速(USB3.0)和USB2.0部分,这样可以同时管理每一个总线上主机和设备间的控制、状态和信息交换。
主机含有几个根下行端口实现超速USB和USB2.0,主机通过这些端口:
·检测USB设备的连接和移除; ·管理主机和设备间的控制流; ·管理主机和设备间的数据流; ·收集状态和活动统计; ·对连接的设备供电;
USB系统软件继承了USB2.0的结构,包括:
·设备枚举和配置;
·规划周期性和异步数据传输; ·设备和功能电源管理; ·设备和总线管理信息。
数据流模型:
文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