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必修2总复习

高中化学必修2总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39:19

s区包括第一、二主族的全部元素

p区包括第三主族到第七主族加上零族的元素

d区包括第三到第七副族的元素(除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加上第八族的元素 ds区包括一、二副族的元素 f区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根据是价电子层的排布方式

思考 :1.一、二、三、四周期各包含几种元素?

2.一、二、三、四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核电荷数之差可能是多少?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 ; │主族元素的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推测某些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题型是给出一种不常见的主族元素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要我们根据该元素所在族的熟悉元素的性质,根据相似性与递变规律,加以推测。

2.判断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

思考: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 越多,微粒的半径越大(主要)② 相同时, 越大,微粒的半径越小。

3.判断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能力;判断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能力;判断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电极反应。

4.指导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制备新物质。 试题枚举 【例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族阳离子具有相同

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族元素原子的大

解析:稀有气体是零族元素,解题时首先归纳它们的结构及其有关性质的特点。它们原子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除He外最外层2个电子外,其余都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其其原子与下一周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B错误。由于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C正确。它们的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族元素原子的大,在D正确。

2++3--【例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 bB, cC, 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解析: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都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其中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相同,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相同,再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确定原子序数为a > b >d>c,B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知它们的原子半径为B > A > C > D,A项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C正确;A、B是金属,A排在B的后面,B的还原性强,D错误。答案:C

【例3】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5

B.氯化铍分子中铍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铍和硼在同一周期,铍排在硼前面,半径大,A正确;氯化铍分子中铍的最外层电子数应为2,B错;铍和钙在同一族,铍在上面,金属性弱,对应氢氢化物碱性弱,C正确;铍和镁在同一族,铍在上面,金属性弱,与冷水更难反应。解答:A C

【例4】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则A、B、C分别为 、 、 。

解析: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有以下4种排列方式: C C A B B A A B B A C C ① ② ③ ④

质子数之和为31,由4种排列方式可知,A、B、C只能分布在2、3周期,B、C原子序数之差为8,设B质子数为x讨论即可。答案:N O S [规律总结]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相邻周期同一主族可能相差2、8、18、32,不相邻的则为2、8、8、18、18、32中某几个连续数的加和。 [例8] 相邻的ⅡA和ⅢA元素之间原子序数之差 不可能为( )。 A.1 B.8 C.11 D.25

从四周期开始中间有10种过渡元素,从六周期开始中间多出15种镧系元素或锕系元素+ 另9种过渡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11、25等

[变式训练3]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

6

考点2 元素周期律

涵 义 实 质 核外电子 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1递增至2)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 由大到小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呈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多少决定,它是反映结构的一个参考数据。 最高正价由 +1 递变到 +7 ,从中部开始(IVA族)有负价,从 -4 递变至 -1 。(稀主要 化合价 有气体元素化合价为零), 呈周期性变化。元素主要化合价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一般存在下列关系: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负价= 8-最外层电子数 。 金属性 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酸性 逐渐增强 ,呈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在一个周期内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核对外层电子引力渐强,使元素原子失电子渐难,得电子渐易,故有此变化规律。 特别提醒:

作为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考查,在解题中我们应尽量把它们体现在元素周期表中进行理解。如Xm+、Ym-、Z

m+1)+

、W

(m+1)-

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要考查四种元素的有关性质,比如原子序

数大小、原子半径大小、离子半径大小、单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等,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出元素的相对位置为

,则问题容易解决。

[例1](2008·武汉一模)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解析]在解有关周期表的题目时,首先要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实在推不出具体的位置,推出相对位置也可以。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在本题中的突破口就能推出X元素即为O,而在短周期中能与O同主族的就只有S元素,即为Y,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也就不难得出Z元素即为P元素,A选项中三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P<S<O,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YO4,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2O,而不是磷化氢;D选项中半径大小比较是正确的,最后本题的答案为AD。[答案]AD 考点3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和规律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Fr,(钫)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7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但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2.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

①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的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只能与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强。 ②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

一般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③根据置换反应进行的方向来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④根据金属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也就越弱。

⑤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及金属腐蚀的难易程度来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容易腐蚀。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

①根据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来判断:

一般地,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或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②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

一般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③根据置换反应进行的方向来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④根据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对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就越弱。

⑤根据与同一种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进行判断。 例如:Cu?Cl2

点燃CuCl2,2Cu+S=Cu2S,即得非金属性:Cl2>S。

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故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 [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递变,同一周期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但不同周期不能确定;氢化物的沸点还要考虑氢键;同周期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8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必修2总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s区包括第一、二主族的全部元素 p区包括第三主族到第七主族加上零族的元素 d区包括第三到第七副族的元素(除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加上第八族的元素 ds区包括一、二副族的元素 f区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根据是价电子层的排布方式 思考 :1.一、二、三、四周期各包含几种元素? 2.一、二、三、四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核电荷数之差可能是多少?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 ; │主族元素的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推测某些元素的性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