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银行学
3、金融监管的必要性(T):
1)金融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其监管的必然性 2)金融业高风险特性需要金融监管的有效防控
3)金融监管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 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
4、在历史上,英国是实行“一元化”监管体制比较成功的典型国家。 5、美国的金融监管是由多个监管机构承担的(典型的国家)。
6、金融监管的目标(T)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
7、金融监管的原则(T):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原则。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8、金融监管的内容(T):预防性监管,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救援。
第十三章
1、核准主义,又称审批制(中国)
2、对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权力从原来赋予中国人民银行转移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3、商业银行必须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的6个月内开始营业
4、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从收入或利润中提取的,用以覆盖因借款人违约带来损失的准备金 5、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及时向公众发布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有关信息 我国现场稽核按检查内容分为全面稽核和专项稽核。
全面稽核的主要内容有:1)业务经营合规性稽核 2)业务经营风险性稽核
3)财务收支与盈利水平稽核 4)内部控制制度与经营管理稽核 6、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的主要内容(T):
现场稽核 ①资本充足率检查; ②资产质量检查 ③盈利能力检查 ④流动性检查 ⑤内控制度检查 非现场稽核 ①合规性检查②风险性检查
第十四章
1、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在职能上最大的差别在于信用创造上 2、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
3、信托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信托可分为贸易信托和金融信托
4、在信托业务的风险负担上,信托存款的风险全部由受托人承担;委托贷款与投资的主要风险由委托方承担。
5、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的特征,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T) 特征:
①由政府成立、参股或保证。②不以盈利为目的③具体确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④特殊的融资原则⑤有单独的法律依据
作用(T)(自己找p)
第十五章
1、中央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调节者参与金融市场活动
中央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管理者仍承担着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往往更多地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或通过金融市场渠道来实施其货币政策。
3、证券发行的认可制度有两种:注册制和核准制
4、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T):全面性,效率性,公开公平公正。 5、中央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意义(T)自己找
第十六章
1、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1) 贸易项目管理 2)非贸易项目管理 3)资本项目管理 4)对汇率的管理 5)对黄金和本币出入国境的管理
第十八章
1、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中央银行之所以关注金融稳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与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地位有关 2、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措施 大题 p422 1)设立专门的金融稳定职能部门 2)积极引导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
3)建立和完善预警系统风险,防范金融动荡和危机 4)进一步完善金融信息的报告和披露制度
3、协调的主体主要包括一国或地区的中央银行、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政府部门(如财政、审计部门)。除了以上各机构部门外,广义的协调还包括金融行业公会、各种专门的服务性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等的参与。
4、金融稳定(概念)(T):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运设施运行良好,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并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运行效率的一种状态。
5金融稳定的特征(t):全局性,动态性,综合性 6、目标(T):
保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1)对经济全局而言,要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主权,以避免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干扰和破坏 2)对金融部门而言,要防范和化解全局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局部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切断 风险传播,阻止风险的蔓延
3)对社会经济个体而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金融预期,增强他们对货币和金融体系的信心 主要内容(T):①通过货币政策及其操作维护货币体系的稳定
②通过建立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是高效的支付系统,降低系统性风险 ③对金融业的运行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随时掌握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