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 图文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18:57

静温与深度的关系图600050004000深度30002000100008090100静温110120130

温度梯度:2.08摄氏/100m

在3300-3600米段,温度梯度明显高于其他段,故此层段存在异常温度带。

(七)渗流物理特征 1.岩石润湿性

由数据:吸水指数:0.50 吸油指数;0.10 可判断岩石为水湿。 2.相渗曲线

相渗曲线1.210.80.60.40.2000.250.5Sw0.751KroKrwK

从水和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可以得到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水、油的相对渗透率,从而可以推算出含水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关系。

3毛管力曲线

毛管力0.4

毛管力0.350.30.25Pc Mpa0.2

0.150.10.0500204060Sw ?100120

在毛管力曲线中存在一段很长的平滑段,说明该储层的孔喉比较大,有利于油气的流动,从毛管力曲线也可以求出油柱的高度、确定油水界面。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2.1 储量计算意义及储量分类

正确的计算油气储量是油气藏的评价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油气藏科学开发的基础。储量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开发决策的成败与得失。因此实际计算中必须认真对待储量计算的问题。根据计算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不同,储量分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地质储量。动态地质储量是采用油气藏生产动态资料计算而得的储量数值,多用作开发过程中油气藏评价的参数。静态地质储量是采用静态地质参数计算所得到的储量数值,是油气藏早期评价的参数。根据计算时对地下情况掌握的详细程度,通常又将地质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从预测储量到探明储量表明油气藏的勘探探明级别。

2.2储量计算方法

对于处于设计阶段的储量计算,主要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 (1)原油储量计算:

N?Ah?Soi?os/Boi

A: 储量计算单元(油气藏或区块)含油气面积;

h:油气平均有效厚度,即用标准的测井土板结使得油气层厚度,再用面积加权之后的总平均值;

?:具有代表性的岩芯分析有效孔隙度,再用体积加权之后的油气藏的平均孔隙度值;

Soi::应用岩芯密闭分析化验资料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等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确认能代表油气藏的含油气饱和度;

?os: 地面脱气原油密度,是油气藏高压物性实验分析值; Bo: 地层原油体积系数,是油气藏高压物性实验分析值; N: 油气藏地面条件下的地质储量;

A=4km2 h=40m ??0.2 Soi=75% ?os?800kg/m3 Boi=1.08 (2)天然气的储量计算,其中溶解气的地质储量

Gs?NRsi

Rsi:原始溶解气油比 ,是油气藏流体高压物性实验分析值 Rsi=100.8;

GS:地质条件下的溶解气的地质储量;

N=1200万吨 Gs=12.096亿方

储量计算既可以采用平均值法,即先分别求取各个储量参数在整个油气藏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储量;也可以采用离散的方法,即把整个油气藏分成若干个均质每个储量单元进行储量计算,然后又进行所有的单元储量之和。储量计算的关键是参数的确定,如面积、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的确定。

2.3 开采储量预测

可采储量的预测,也是采收率数值的预测,目前采用经验方法,即采用由许多已开发油气田和室内实验数据总结出来经验公式或图版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常用的经验共识和图版参见杨同佑等编写《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和秦同洛等编写的《实用油藏工程方法》)。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预测采收率的计算公式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油田和不同的油气藏选用适合的公式来计算。

采收率ER可根据经验公式得水驱油气藏的采收率:

ER?0.3225[?(1?Swi)Bob]0.0422?(k?wi?oi)0.0770?Swc?0.1903?(Pb?0.2159) PaPa:油气田开发结束时的地层压力或废弃油藏压力; Pb:油气藏的饱和压力;

Swi:油气藏的束缚水的饱和度; Sw:油气藏的含水饱和度;

?oi, ?wi原始地层条件下原油的黏度和地层水的黏度; Pa=1.03Mpa Pb=10Mpa Swi=25% Swi =1.0mpa ER=36.3%

2.4储量评价

储量评价是衡量勘探经济效果、指导衡量合理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储量评价工作有以下:

搜索更多关于: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静温与深度的关系图600050004000深度30002000100008090100静温110120130 温度梯度:2.08摄氏/100m 在3300-3600米段,温度梯度明显高于其他段,故此层段存在异常温度带。 (七)渗流物理特征 1.岩石润湿性 由数据:吸水指数:0.50 吸油指数;0.10 可判断岩石为水湿。 2.相渗曲线 相渗曲线1.210.80.60.40.2000.250.5Sw0.751KroKrwK 从水和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可以得到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水、油的相对渗透率,从而可以推算出含水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关系。 3毛管力曲线 毛管力0.4 毛管力0.350.30.25Pc Mpa0.2 0.150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