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
22.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通行而将其车划伤 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共26分)
23.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然而,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较,法律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9分)
24.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保护。 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何在?(8分)
25.法律是治理国家之重器。
具体来说,法律有哪些作用?(9分)
三、材料分析题(15分)
26. 2016年9月22日,《河南日报》报道,河南高校把今年“送法进校园”活动主题确定为“让法律照亮留守儿童回家的路”。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教育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的特点,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借助法院的独特优势,通过心理咨询、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引导留守儿童、留守少年学法、守法、用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举办“送法进校园”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2)为保护留守儿童,政府、家长和学校应分别承担什么责任?(6分)
(3)作为未成年人,应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5分)
五、实践探究题(15分)
27. 杨杨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现摘录杨杨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2分)
(2)【释疑解惑】 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在非规定区域停车收到了一张罚单。
爸爸违规停车被罚,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4分)
(3)【普法宣传】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人都要学法用法守法。 你能写出两条普法宣传教育的标语吗?(4分)
(4)【学习体会】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你认为青少年可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5分)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1. 各题均按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B 11 B 21 A 2 C 12 C 22 C 3 A 13 B 4 C 14 D 5 A 15 C 6 D 16 C 7 C 17 B 8 C 18 D 9 C 19 A 10 B 20 D 二、简答题(共18分)
23.(9分)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分)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分)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分) 每点3分,答出3点,即得9分。 24.(8分)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每点4分,答出2点,即得8分。
25.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