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杰文斯、门格尔、克拉克、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的思想及比较
明,但仍然需要改进。
克拉克认识到它的收入分配理论是静态的,最适合于做一种纯粹的分析工具。它设计这种理论用来说明,如果劳动与资本的供给保持不变,生产方式的改进停止,消费者的需求永不会改变,价格、工资和利息将趋于什么样的水平。
克拉克认为,在真实世界中一个合法的垄断企业可能会给企业家带来永久的经济利润。尽管有自然地经济力量拉动,但是劳动与资本受到阻碍而不能进入这个有利的行业。但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静态。就像一个平静的水体一样,静态拥有完全的流动但不流动,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并不流动。垄断代表了一种障碍,它阻碍静态经济规律发生作用。
资本是生产性的,因此存在利息。“支付利息只不过是在购买资本的产品,就像支付工资是在购买劳动的产品一样。”利息提供了节欲的动机。积累生产性财富的动机是对持久收入的渴望。节欲导致产生新的资本品,但是并不需要额外的节欲来维持现有的资本存量。克拉克说,积累是经济动态的一部分。在现实世界中,资本比劳动供给增加的更快,这样真实工资就会上升而真实利息率会下降。 只要人们能够准确的判断资本品的生产力,资本品就将按照生产力的顺序使用。 克拉克认为五种趋势有助于推动工业进步:(1)人口增长;(2)资本积累;(3)工业进步的技术过程;(4)组织资本与劳动的方式变得更有效率;(5)人类需求的逐步多样化与精细化。克拉克说,人口增长没有资本增长快,因此工业增长的大部分利润将被以工资谋生的阶层所得到。
克拉克赞成政府对垄断进行管制以保护竞争。实际上,他主张为了达到自由放任这一信条的目标,我们因该凌驾于自由放任之上——将资源配置在他们最有价值的用途上,使生产要素与它们所贡献的价值相一致。 第二节 “加总”问题与规模报酬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了理论引发了一个理论争论,从中产生了规模报酬这个重要经济思想。克拉克的分析意味着若干支出给每种生产要素其边际产量,那么将会耗尽全部产出。根据图一和图二 ,两个图中的工资区域将会相等,两个资本区域也会相等。用另一个方式来表达就是在每个图中工资与利息区域之和将正好等于总产出区域。 第三节 克拉克的创新
克拉克提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他将这一思想总结应用于所有的生产要素。认识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不是由于劳动或者资本投入数量的增加导致他们质
5
量下降而引起的,所有这些单位的要素被过度使用,并且可以相互转。相反收益递减最后出现是因为相对于可变要素而言固定要素被过度使用。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理论产生以后规模报酬这个重要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 马歇尔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边际效用
根据马歇尔的观点,需求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之上。“随着一个人已经拥有的某种事物数量的每一次增加,这种事物的边际效用对这个人来说是递减的。”关于这一点马歇尔引入了两个重要的限制条件。
第一、他指出他考虑的是时间的某一瞬间,这一瞬间是很短的时间间隔,不需要考虑特定个人的特征与口味的变化。
第二、马歇尔关于边际效用递减的第二个限制条件是消费品是不可分的。马歇尔体系中的效用方法是研究快乐与痛苦、欲望与渴望以及行为动机的。我们怎样才能衡量这种无形的效用?马歇尔大胆的说:“用货币。” 第二节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在一个货币经济中,每项支出都会使得价值1先令的商品边际效用与这1先令用在其他用途上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每个人都会达到这种结果,“通过不断的观察是否他在某项事物的支出过多了,以至于如果他减少一小部分该项支出而转移其他事物上,他就可以从中获利”。 第三节 需求法则
马歇尔的需求法则直接由他的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则的理性选择思想推导而来。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支出是均衡的,即花费在每一种商品的最后一美元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也就是说,假设MUx/Px=MUy /Py ......=MUn/Pn 。如果商品X的价格下降而其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这个消费者会作出怎样的反应?马歇尔推导出理性的消费者将会购买更多X商品。为什么这样?答案在于,随着商品X价格的下降, MUx/Px 的比率将大于其他商品MU/P的比率。为了恢复支出的平衡,消费者会用较多的X替代较少的Y、Z等。当这种替代发生时,X的边际效用会下降,而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会上升。在某一点上,现在较低的X的边际效用与较低的X价格之比等于 MUy /Py 和MUz /Pz ,从而恢复了均衡。因此,用马歇尔的话说:“需求量将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这就是我们
6
熟悉的的向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 马歇尔的创新
马歇尔的在考虑边际效用的时候,提出了时间因素的影响和消费品是不可分的这两个假设前提下,边际效用才能发挥作用。同时,提出用货币去衡量无形的效用的方法。马歇尔以边际效用为基础,提出需求法则,消费剩余,需求弹性,供给,现期、短期和长期均衡价格等经济学理论,系统规范了现代经济学基础。
第五章 瓦尔拉斯的经济思想
瓦尔拉斯提出并倡导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主要考虑经济中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杰文斯、门格尔和马歇尔所使用的局部均衡分析正好相反。就像一块石头掉入池塘中会引起不断扩大的涟漪一样,经济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进一步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以逐渐递减的力量向外扩散。正如这些涟漪有时会到达岸边并最终反弹回来影响碰撞的初始点一样,在经济中单独的市场上也会发生这种最初变化的反馈效应。这种反馈的过程会在整个体系中一直持续,直到在所有的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由经济整体中的基本价格与产出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框架,其中既包括产品也包括生产要素,其目的是用数学方法来证明所有的价格和生产数量都能够调整到相互协调的水平。他的方法是静态的,因为他假设某些特定的基本决定因素保持不变,比如消费者偏好、生产函数、竞争的形式以及要素供给。
瓦尔拉斯表明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可以用数学方法确定,并且他认识到了所有价格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瓦尔拉斯主要创新点在于他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认识到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进一步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以递减的力量向外扩展,直到在所有的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
结 论
杰文斯、门格尔、克拉克、马歇尔和瓦尔拉斯都是边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观点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他们的基本观点相同。例如,集中关注边际、强
7
调微观经济、强调完全竞争和需求导向的价格理论等。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在使用边际效用时,注重数学推导。但杰文斯只是运用了简单地微积分来主要说明两种商品交换时价格的决定。瓦尔拉斯则吧市场上全部的商品包括进来运用数学中的大型联立方程组,清楚地表达了经济生活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说明了所有商品的价格在互相关联的情况下是如何决定的,回答了均衡的存在性问题。门格尔主张用抽象演绎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不主张用数学的方法,以追求欲望满足最大化的消费作为经济分析的起点。克拉克作为美国边际学派的代表,首创边际生产力,从而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分配理论体系。马歇尔是新古典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与先前的边际学派不同,新古典学派在决定商品、劳务与资源的市场价格时,强调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的作用,同时认为货币在经济中巨大的作用,同时将边际分析扩展到了除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以及双头垄断之外的其他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经济思想史》 斯坦利·L·布鲁 兰迪·R·格兰特 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说史》 邓春玲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