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
A-4 中砂:部分场地有分布,呈透镜体状产出于1砾砂之中,层厚0.3~2.0m。灰色~灰黄色,分选性好,颗粒级配较差,浑圆状为主,含少量粉土。稍密,稍湿。 A-5 角砾:主要分布于跑到区,层厚0.3~0.9m。灰色~灰褐色,颗粒级配较好,大于2mm粒径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骨架排列杂乱,母岩成分以角闪岩为主,颗粒风化程度较弱。充填物以砂类土为主,含少量粉土,充填程度一般。稍密,稍湿。
B 粉土:大部分场地有分布,层厚0.2~5.8m。灰黄色~灰色,含少量钙质结核,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透镜体和极薄层砂类土,个别层位含碎石颗粒。稍密。稍湿~饱和。 Fak=180kpa ES=12MPa Y=16KN/m3
C 角砾:大部分场地有分布,可见层厚0.4~9.4m。灰色~灰褐色,颗粒级配较好,大于2mm粒径的颗粒占质量的50%以上,骨架排列杂乱,母岩成分以角闪岩、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火山岩为主,颗粒 风化程度弱,充填物以砂类土为主,充填程度一般。该层局部夹薄层砂类土透镜体和粉土薄层。中密~密实。 Fak=300KPa EO=25MPa Y=20KN/m3
C-1 砾砂:该层仅见于97勘探点,层厚2.9m灰色~灰白色,颗粒级配一般,大于2mm粒径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偶见块石。颗粒形状次圆~浑圆,含少量粉土。夹有薄层中细砂透镜体或薄层粉土。中密~密实。 8、地下水情况:
本场地处于若羌河中下游表砾平原向细土平原过渡区,根据探井、钻孔揭露,本场地地下水属于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层。其补给源主要为上游潜流和冰雪融水,排泄形式主要为蒸发和向下游潜流。本次勘察期内,在跑道区东部(V157以东)见有地下水出露,含水层为粉土。根据探井测量,地下水位埋深为6.05~9.7m,稳定地下水位高程为874.77所控制,同时受地层土质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
基础开挖参考《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供水站基础开挖平面示意图:确保基坑侧壁的稳定性,开挖尺寸见后附开挖平面图。
5
考虑到换填层地基处理,换填深度为1米,见开挖碾压剖面图。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好,无地下水,开挖换填面积小,气候干燥,年均降水17毫米。无需采取深基坑支护措施。
3、总体施工部署
3.1、质量目标
根据合同要求确保合格,分项隐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3.2 工期目标
根据合同要求,2016年11月2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 计划按施工有效工作日编排, 3.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施工期间,现场安全文明达到巴州“安全文明优秀示范工地”标准。 3.4 施工部署
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分二层 开挖, 第一层从1/A-B开始,第一层开挖深度为3m,第一层挖完后,从3轴开始车道进出。开始挖第二层,开挖前放好开挖线,先挖出集水坑位置和深度,挖前按剖面图放二次台,然后开挖-5.8m换填层底,顺往3轴方向退挖,然后在3/A-B中间车道位置结束。
3.4.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1 2 3 挖掘机 自卸汽车 装载机 CAT320L 斯太尔 数量 1 3 1 单位 台 辆 台 备注 完好 完好 完好 6
3.4.2、主要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 人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级别 施工降水 土方开挖 支护 技术工 1 普通工 3 放线工 3 机具工 2 司机 3 电工 1 维修工 1 注意: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可根据现场作业情况随时调整
二、土方开挖施工
土方开挖具体施工步骤
定位放线→第一层开挖→第二层放线→先挖集水坑部位(-7.65)→再挖-5.8m基底。
1、主要施工方法
本工程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分层厚度不大于4米,详见剖面图。
基坑开挖采用反铲挖土, 人工清边清底吊运出土。
7
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施工,每台挖机以‘一’字形路线后退取土,同时配足够数量的自卸汽车作业。
开挖过程要有专人负责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周围3m范围内不得有堆土堆物停车。
基底挖完后,洒水,并用压路机(20T)将松土碾实,并验槽后再进行换填工作。
施工中发现有关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当地有关部门处理。 基坑开挖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反馈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施工。当开挖基坑周边的主要管线必须设置警示标志。随时观察基坑稳定性,如发现流沙、渗漏或塌方迹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光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以防止损坏。
机械施工挖不到时的地方,应随时配合人工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运走
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对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掌握
施工的技术要点。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学习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 进行严格自检,不合格者坚决返工,按国际ISO9002 认证标准与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标准
项次 1 2
项目 标高 长度、宽度 允许偏差值(mm) +0 -50 -0 检验方法 水准仪检查 设计中心向两边拉尺量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