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习题(教材1-5章)
( BD )7.首先提出来企业核心能力一词的人物是:
A.托马斯·沃森 B.哈默 C.弗雷德里克·史密斯 D.普拉哈拉德
( ABCD )8.变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组建一个合适的管理团队 B.控制成本
C.要有明确的企业定位 D.要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和远景目标 ( ABD )9. 企业资源分为:
A.有形资源 B.无形资源 C.自然资源 D.人力资源
三、名词解释
1. 一般环境 :是指外部环境中几乎对各类组织都产生影响的比较广泛的力量或是因素,是各类组织共同的生存发展空间。
2. 任务环境 :是指与组织进行日常交流、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分环境因素。 3. 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与其他资源相协调并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营体系。
4. 替代品:指两种产品存在相互竞争的销售关系,即一钟销售的增加会减少另一种产品潜在的销售量。
5. 价值链: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气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互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四、判断题
( F )1.环境因素倍受组织关注的原因在于,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给管理者带来了
确定性。
( R )2.管理者必须清楚,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可从环境的变化程度和环境的复杂程
度这两个维度来度量。
( R )3.对管理者而言,一般环境对组织产生的机会和威胁比任务环境中的更难以确认、
更难及早做出适当的反应。
( F )4.竞争者间的对立是管理者需要处理的最不具威胁性的一种力量。
( F )5.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具有不变性和简单性。 ( R )6.从本质上看,“竞争者”是与特定企业争夺市场或资源的企业。 ( R )7.典型的任务环境最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和战略合作伙伴。
( R )8.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认为,一个产业赢利水平和竞争程度,取决于产业中五种力量(行业既有竞争、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卖方和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的作用。
( R )9.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企业的成长。
五、简答题
1.组织环境分析的意义。
答: 管理者对环境中各种力量及其发展变化的理解、把握的水平与质量、以及他们对这些力量做出适当反应能力,是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环境分析就是检测、评价来自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以使组织做出科学决策的过程。研究发现,环境分析与利润正相关。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环境分析对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2.如何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答: 从环境的变化程度和环境的复杂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 3.简述企业面临的一般环境。
答: 一般环境是指外部环境中几乎对各类组织都产生影响的比较广泛的力量或因素,是各类组织共同的生存发展空间。通常,一般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不影响日常经营,所以,一般而言,一般环境对组织产生的机会和威胁比任务环境中的更难以确认、更难以及早的做出适当的反应。一般来讲,一般环境归纳起来包括6个方面,即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 4.为什么管理者力图把环境的不确定性减至最低程度
答: 减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制定出最正确的策略,以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第5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一、填空题
1.道德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__规则_______或___原则______。
2.有关道德的观点包括__道德的功利观______、___道德的权利观_______、___道德的公正观_______。
3.道德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______后果_____或____结果_____做出。 4.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绝大多数人提供____最大的利益_______。
5.道德的权力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____个人基本权力,如隐私权、言论自由和游行自由等_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
6.研究表明,大多数生意人对道德行为持____功利主义_________态度。
7.管理道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___管理理念________、___管理效益________、__管理者品质_________。
8.人文素质特别是___道德素质_________是企业家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9.道德发展要经历___前惯例层次_____,___惯例层次________,___原则层次__________三个层次。
10.大多数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处于___通过履行赞同的义务来维持正常秩序_______阶段。 11.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____自我强度_____、__控制中心__________。
12.结构变量的核心是____组织设计______。
13.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包括_管理者个人道德发展阶段_________、___个人特征________、____机构变量________、__组织文化_________、__道德问题的强度_______。 14.社会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是__古典经济法(纯经济观)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观_______。
15.研究证明,在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__某些正相关________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 A )1.接受________的管理者会认为,解雇其企业中20%的员工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
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留下的80%员工的工作保障,并使股东获得最好的收益。 A.功利观 B.权力观 C.公正观
( A )2.大多数生意人对道德行为持________主义态度。
A.功利 B.权力 C.公正
(D )3.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________阶段上。
.2 C
( A )4.在________环境中,管理者更有可能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动的指南。
A. 弱组织文化 B. 强组织文化 C.丰富的组织文化 (A )5.道德的________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
A.功利观 B.权力观 C.公正观
( C )6.接受________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A.功利观 B.权力观 C.公正观
( B )7.下列概念中用于衡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主宰的是:
A.自我强度 B.控制中心 C.强化中心
( B )8.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 C )9.如果一个人坚定地遵守自己所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他应
该是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_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 C )10.道德发展的前惯例层次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A.通过履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B.尊重他人的权利
C.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 C )11.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人是_________的人。
A.自我强度高 B.自我强度低 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 D )12.关于影响管理道德的结构变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式的规章制度会减少道德行为的产生
B.奖赏或惩罚越依赖于特定的结果,管理者所感到的取得结果和降低道德标准的压力越小。
C.管理者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道德没有影响 D.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道德标准
( B )13.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
A.受伤害的人较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