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北京市朝阳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北京市朝阳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7:51:28

2)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反衬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

3) (1) “瞄”是注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2) “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

4) 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表明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 六、现代文阅读

11.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春花图 春风图 3)D

12.第9段是过渡段,是从儿童的心理去猜测为什么去三味书屋的,表现他对百草园快乐生活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七、作文

13.校园生活二三事

转眼间,我进入文来中学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同学,全新的我。不过,我认为小学和初中真的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同学们的亲和力更强,老师教书更快,更详细。 醇厚的友谊

在小学时,我有几个一直在一起的死党,我们可以说是像手一样,形影不离,缺一不可!记得,四年级的时候······

“同学们,明天我们将骑车去美丽的东方绿洲游玩,大家开不开心啊?”“开心!”我们大家的声音整齐划一。不过这时,我却在想:明明都已经四年级了,何必用对幼儿园的语气对我们呢?我小声的笑了一下,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我的死党之一,果子。我看到她的脸上明显有一丝不安。

下了课,我和栗子去找她,她羞涩的说:“我······我不会骑自行车。”我顿了一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没事,我来带你吧,放心!”果子瞪大了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用一种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我,我对她微微一笑,点了下头。

就这样,我们一路唱,一路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到达了东方绿洲。那里简直美极了,绿树成荫,五彩缤纷的花在绿莹莹的草地上显得格外出众。

下午,我突然发烧,被家人带回了家,事后我得知,果子是搭的老师的车回来的。她回到家之后,买了一大篮子的水果来慰问我,还说笑话逗我笑······ 团结的力量

每个学校,每到一个时候,总会有一个热烈至极的活动——运动会!今年的运动会的项目也是应有尽有!在我们班级的热烈讨论下,我们终于决定我们团体赛的项目是拔河。想当年,我们一班曾得过三连霸的冠军得主啊!这次一定要,拔得头筹!

比赛开始了,我们的排兵布阵十分鲜明,高的在后,矮的在前。没想到,与我们对抗的竟是三班,号称“世界第一”的班级。不过我们并没有气馁,我们相信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打败他们。 我们一班团结一心,虽然刚开始他们的优势在我们之上,不过我们后半段一起喊着:“一二拉,一二拉······”突然,我们士气大增一下就拉过了三班。

有时,我不想长大,想永远和同学们在一起,可是现实就是不允许啊!是时候,为小学的记录写下一个句号,翻开我初中的篇章,开始一个新的旅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G20峰会,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比印象中更加令人惊艳的杭州。 B.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C.为期4天的魅力科幻嘉年华在北航体育馆开幕,吸引了众多科幻迷前去参观体验。 D.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2.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攒(cuán)成 窜(cuàn)向 B.脊梁(jǐ) 脑髓(suǐ) C.倜(tì)傥 轻捷(jié) D.蝉蜕(tuì) 菜畦(wā)

3.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人们:不要信神,神不值得尊重。 B.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 C.讽刺那些胆小怕事的人。 D.赞颂雕像者不信神,有反抗精神。

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B.“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C.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D.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束缚限制,..这里指被关在笼子里)

B.真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C.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行步缓慢,往来徘徊的..样子)

D.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诗文默写:

(1)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只有那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 (3)晨兴理荒秽, 。 (4) ,江春入旧年。

(5)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各级法院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正如《曹刿论战》里所说:“ , ,必以情。”这是深得民心的举措。

(6)杜牧在《赤壁》一时中,借对历史的兴亡感叹,表明英雄的成功都离不开机遇之意的两句诗是 , 。

(7)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一诗中,概括作者国破家亡、漂泊颠沛的逃难生活,抒发诗人离乡背井、忧国伤时的愤懑和感慨的一联是: , 。

三、诗歌鉴赏 7.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四、综合性学习

8.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宜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把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填补出来。 (1)()观之,兴正浓。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文中最能表现“我”享受“物外之趣”的句子有哪些?

7)请你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我”鞭驱虾蟆时的心理活动和可能会有的语言(含语气语调)一起描绘出来。 10.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静以修身(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 (3)年与时驰(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

起。

C.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1)第⑦段儿子理解母亲,决意停学帮母亲维持生计,为什么母亲狠狠地打了儿子一巴掌?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

3)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 4)第⑧自然段中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

5)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反衬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 3) (1) “瞄”是注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2) “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 4) 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表明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 六、现代文阅读 11.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春花图 春风图 3)D 12.第9段是过渡段,是从儿童的心理去猜测为什么去三味书屋的,表现他对百草园快乐生活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七、作文 13.校园生活二三事 转眼间,我进入文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