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2)据图可知,C2的表现型是____,推测C2的基因被“敲除”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____生长。
(3)将C2和C5突变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这两种突变均为____突变。让F1植株随机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发现有l%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推测这两对基因____。预测双突变体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双突变体植株在F2中所占比例为____。
(4)研究发现,C5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种酶与纤维素的合成有关。请解释C5植株出现突变性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农杆菌转化 选择 根毛明显变短、主根略变短 伸长 隐性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根毛长度与C2无显著差异,主根长度比C5短 1/99 基因被“敲除”后,其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表达出相应的酶,影响细胞板(或细胞壁)的形成,抑制了细胞分裂,从而使主根变短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C2的根毛明显变短、主根略变短,C5的根毛长度无明显差异,主根长度明显变短。
(1)基因工程中,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即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T-DNA上插入了青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转入拟南芥细胞中,经筛选获得C2和C5突变体。根据题意可知,筛选获得的C2和C5突变体中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从功能上来说,筛选转基因拟南芥时所使用的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据图可知,C2的表现型是根毛明显变短、主根略变短,推测C2的基因被“敲除”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伸长生长,而导致根毛变短。
(3)将C2和C5突变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性状,两种突变均为隐性突变。根据显隐性关系,C2和C5突变体的基因型可以分别表示为aaBB、AAbb,F1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Bb。让F1植株随机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索的培养基中,发现有l%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不能萌发的种子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即不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由此可见,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双突变体植株(aabb)的根毛长度与C2无明显差异,主根长度比C5短;由于两对基因连锁,并且AABB占1/100,则同时会产生1/100的aabb(双突变体),由于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AABB的种子不能萌发,则能萌发的种子占99/100,因此双突变体植株在F2中所占比例为1/99。
(4)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则该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5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肯能是基因被“敲除”后,其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表达出相应的酶,影响细胞板(或细胞壁)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从而使主根变短。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与对照组相比,分析突变体C2和C5中的根毛长度与主根长度的变化情况。
3.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____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____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____,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型。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____,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由____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
注:“+”表示处理,“一”表示来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____。
【答案】 传出 突触前膜 外负内正 持续重复收缩 増强 2、4、5 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増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柱形图:第1组和第2组相比,单一变量为A基因是否突变,结果A基因发生突变的第2组的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多,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第2组和第4组相比,单一变量为Z基因是否突变,结果Z基因发生突变的第4组的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多,这说明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同样4、5组实验结果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分析表格:第Ⅱ和第Ⅲ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Z基因,结果转入Z基因的第Ⅲ组的突触数目相对值要明显小于没有转入Z基因的第Ⅱ组,由此可见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总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收缩。
(2)由图可知,仅A基因发生突变时,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多,由此可见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增强.由2、4或4、5组实验结果可知,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①第Ⅱ和第Ⅲ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Z基因,结果转入Z基因的第Ⅲ组的突触数目相对值要明显小于没有转入Z基因的第Ⅱ组,由此可见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结合第(2)题和第(3)题的①可知,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