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航标配布设计(报批稿)(最终)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工程航标配布设计
2.2.3 降水
多年平均降雨量 最大年降雨量 最大日降水量 最长连续降水量
1344.0mm;
1903.6mm(1942年); 197.2mm(1974年7月24日); 393.9mm(1974年7月12日~27日)。
多年平均含沙量
0.731kg/m3 11.5kg/m3
多年平均输沙量 5750(104t); 多年平均最大含沙量
最大年输沙量 11000(104t); 泥沙平均粒径 0.0403mm。
2.3水文泥沙
本铁路大桥工程上游37.0km设有迁江水文站,该水文站建于1936年至今,观测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雨等资料。根据迁江水文站历年的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本站相关水位资料如下:
2.4地质地貌概况
2.4.1地形地貌
根据《红水河特大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桥址范围内属低山山间来原河谷地貌,红水河为“U”型河谷,河床宽约310m,水流湍急,水位及流量随季节变化,受上游流域的支流和大气降雨补给,基岩普遍裸露,岸
63.79m;;
85.44m(1968年7月17日); 57.47m(1963年5月6日)。
2.3.1水位
多年平均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 历年最低水位
高约26m,岸坡自然坡度25°~45°,两端地形起伏不大,平缓开阔,地面高程45~110m,相对高差10~30m,地表大多为旱地,种植苷蔗,低洼地带多为水塘、水田,陡坡地段为经济作物。来宾至武宣的二级公路于小里程端下穿铁路,其余有多条乡村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2.4.2地质构造
桥区地表覆土较厚,两端坡丘基岩有零星出露。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属构造强烈挤压带,除第四系覆盖层外,其上部为较软弱的杂色页岩夹硅质岩全、强风化带覆盖,下部为较坚硬的灰岩层。岩层软而破碎,岩层扭曲现象严重,次级褶皱很发育。通过全桥钻探揭示情况来看,基本由10个连续的小背、向斜组成。 2.4.3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4
2.3.2流量
红水河自1871年以来,已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871年、1872年、1875年、1891年、1893年、1897年、1902年、1911年、1915年、1926年、1929年、1931年等12年,其中首位洪水为1926年相应流量为23300m/s。
多年平均流量 历年最大流量 历年最小流量
2140m3/s;
18300m3/s(1968年7月17日); 240m3/s (1963年5月6日)。
3
2.3.3实测流量、流速、水位
2008年4月22实测的工程河段枯水流量Q=850m3/s时的水位为57.3,表面流速为1.09m/s.。
2.3.4泥沙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工程航标配布设计
范》(GB50011-2001),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5河床稳定性
根据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4月《柳南客专红水河双线特大桥通航安全评估报告》的结论:
由于桥位处河床为石质河槽,其抗冲性强;且大桥主跨一跨过江,阻水面积有限,中洪水期桥墩绕流阻水,只是局部流场发生变化,因此,建桥后,不影响桥区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桥墩周围形成冲刷坑的可能性较小。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不大,桥位河段的冲淤变化均小,河势稳定。
第3章 桥位概况及通航环境
3.1桥位概况
3.1.1桥址
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桥址位于广西来宾市城区原有湘桂铁路斜拉桥下游约35m的红水河河道上,大桥通航孔左右桥墩的平面控制点坐标分别为:桥左30号墩:X=2623405.887,Y=626015.834;桥右31号墩:X=2623278.033,Y=625949.528。
来宾红水河双线大桥地理位置示意图
3.1.2桥型、通航孔设置及有关通航安全参数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设计桥型方案主跨布置为(81+144+81)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单孔双向通航孔,桥梁全长为2256.0m,桥梁中心里程为C3K604+644。
来宾红水河双线大桥河段航道规划等级为Ⅱ级航道,按《内河通航标准》山区河流Ⅱ级航道的通航净高为10m,侧高为6.0m。考虑到红水河为典型的山区河流,洪水期水位暴涨暴落,洪峰历时很短,洪水重现期按10年一遇洪水最高通航水位为80.37m,最低通航水位为51.94m。
5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工程航标配布设计
3.2通航环境
3.2.1通航环境简述
3.2.1.1桥梁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桥位河段已建的两座铁路大桥,即来宾市铁路大桥和来宾市铁路斜拉桥。位于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上游约540m;来宾市铁路斜拉桥为湘桂铁路斜拉桥,位于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上游约35m。
3.2.1.2水利枢纽
红水河上游的南盘江天生桥至下游黔江大藤峡规划修建十座梯级水电站,已建的有天生桥Ⅰ、Ⅱ级、平班、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等水电站和在建的龙滩、桥巩水电站以及规划建设的大藤峡水电站。和工程河段密切相关的有桥巩梯级和黔江上的大藤峡梯级。
桥巩梯级位于来宾市上游约40km处,桥巩水电站的开发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枢纽工程。桥巩水电站共设置11孔泄水闸和一座500t级船闸,该船闸为单级船闸,船闸等级为Ⅳ级,船闸有
红花船闸下游设计水位59.79m、红水河桥巩船闸下游设计水位59.40m衔接,渠化柳黔江191公里、红水河88公里航道,建设船闸一座,船闸设计尺度190m×23m×3.5m(闸室有效长度×闸室宽×门槛水深),其货物年通过能力约为1000万吨。 3.2.2航运现状与规划
3.2.2.1航运现状
目前,红水河来宾~石龙三江口62.7km河段的航道等级为Ⅴ级,其维护航道尺度为1.5m×22m×270m,通航300吨级船舶,水位稍高时常有500吨级以上船舶航行。船舶通航密度在30艘/日以下。
船舶习惯航行情况:中、枯水期上水船舶(队)进入桥区河段抱右岸油榨坪边滩行驶,上行至碛首抛河到左岸沿左岸一侧上行至桥位处,即从设计推荐桥型方案的主跨和来宾市铁路斜拉桥主跨左侧继续上行驶出桥区河段。下水船舶(队)均走河心主流抱左岸下行经过桥区进入下游河段。
来宾港现有的码头作业区:东江码头有泊位4个、平阳那旺码头有泊位2个、平阳新兴机构码头有泊位1个、平阳怀集码头有泊位2个、迁江大村石灰厂码头有泊位1个、兴宾区航务码头有泊位3个、新龙码头有泊
效尺度120m×12m×3.0m(闸室长×宽×门槛水深),通行2×500t级船队。位3个、在建的码头有来宾港一及二期码头工程和合山港一及二期码头工该水库正常蓄水位84.0m,死水位82.0m;上、下游最高通航水位为84.0m和78.5m;上、下游最低通航水位为82.0m和59.0m;过坝最大船只吨位为500t。
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黔江下游,距离拟建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下游约169km,该枢纽工程任务是以防洪、水资源配置和发电为主,结合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大藤峡水利枢纽正常蓄水位61.0m,可以分别与柳江
6
程。黔江现有港口有天峨港有泊位18个、东兰港有泊位13个、都安港、合山港有泊位2个、来宾港有泊位26个、武宣港现有泊位11个。
3.2.2.2港口现状
来宾港现有的码头:东江码头有泊位4个、平阳那旺码头有泊位2个、平阳新兴机构码头有泊位1个、平阳怀集码头有泊位2个、迁江大村石灰厂码头有泊位1个、兴宾区航务码头有泊位3个、新龙码头有泊位3个。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工程航标配布设计
在建的码头有来宾港一及二期码头工程和合山港一及二期码头工程。在建的来宾港一期码头位于拟建铁路桥上游约1公里处,建设6个1000吨级泊位。
3.2.2.3航运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10】12号),2020年前,将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七市共1480公里的内河水运主通道全部建成为1000吨级以上航道,其中南宁、来宾、柳州以下建成2000吨级航道,红水河河段航道规划等级为Ⅱ级。
据《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大藤峡枢纽蓄水后,红水河来宾~石龙三江口62.7km河段处于库区,航道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航道等级提高为Ⅱ级航道,Ⅱ级航道的尺度为3.5m×80m×550m,可通航1000t级船队、2000吨单货船。
3.2.2.4港口规划
○1来宾港: 2020年规划货物吞吐量为1050万t,拟将5个散货泊位改造成件杂货、集装箱泊位;原5个散货泊位迁往下游的城厢作业区后,新建10个1000t级散货泊位。
○2东兰港:建设栈桥式250t级码头泊位3个(水工结构满足500t级船舶靠泊)。
○3大化港:建设直立式250t级散货、件杂货泊位各1个(水工结构满足500t级船舶靠泊)。
4合山港:增建斜坡式250t级综合泊位1个(水工结构满足500t级船○
7
舶靠泊)。
5天峨港: 2020年规划货物吞吐量200万t,增建2个500t级泊位。○
6武宣港: 2020年前建设1000t级以上泊位2个。 ○
第4章 助航标志配布与设计
4.1配布与设计原则
(1) 桥梁助航标志的设置应示意明确、特征显著、易于识别、便于船舶操纵。
(2) 桥梁助航标志航标器材和材料选型合理,结构牢固、耐用。 (3) 桥梁助航标志的设置应兼顾便于安装与维护。
(4) 在满足通航要求的前提下兼顾相邻桥梁的助航标志的配布现状及管理现状;助航标志的正常率及日后维护费用等因素予以统筹考虑。
4.2助航标志配布方案
本工程具有特殊性,拟建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位于来宾市铁路斜拉桥下游,桥轴线平行、相距仅35m,且两座大桥通航桥孔和桥墩布置不相对应,拟建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主跨144m与已建来宾铁路斜拉桥的主跨(C#墩)和左边跨(A#墩)对应,对上行过往船只存在安全隐患。来宾市铁路大桥B#桥墩在航道边线外侧距离A#桥墩48m(见图4-1)。已建来宾铁路斜拉桥无助航标志,仅在通航孔主墩设置简易的防撞设施。由于拟建的来宾红水河双线特大桥高度与来宾市铁路斜拉桥相当,如按常规的助航标志布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