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9:09:55

研究方案

初中科学课堂中的互动:现状、问题与比较——以台州为例

一、导言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范式转型。关于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对话和互动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新课程主张,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预测的。在教学信息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导致双方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这便是课堂上的人际互动。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这种改变就是学习本身。可以说,课堂互动直接影响了学习的质量。

尽管互动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互动的有效性却是研究的难点。流行的观点认为,新课程提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任何基于促进互动的尝试都是有效的,教学互动应当以非指导性的方式进行。但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师生双方以相互配合的方式对对方的行为作出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时,真正的互动才能发生。在很多课堂中,师生双方按照各自的意见行事:教师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按照计划照本宣科,学生思想开小差。这就需要对课堂中的互动过程作评估分析。

在我国,课堂互动的系统研究历史只有20年左右,主要应用了现象观察法和等级评定法两种质性研究方法,定量的研究很少。肖峰首先介绍了课堂语言行为研究的定量方法。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大陆教育界关于课堂互动的论文只有十余篇,其中又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寥寥可数。近年来,东北师大郑长龙等人开始采用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系统开展新手-专家教师比较研究。高巍运用弗兰德斯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对十二节小学课进行分析,从高中低年级、文理科、男女教师、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上的探讨,学科教学类的研究鲜有涉及,几乎没有人涉足过初中科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分析。 二、研究内容、目标与对象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初中科学教师的课堂互动分析探究如下问题:(1)优秀科学教师的课堂互动有什么特点?(2)不同类型教师,如专家和新手教师的课堂互动有什么不同?存在这什么差异?(3)实验区的科学教学在互动上有什么特点?存在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二级以上论文1-2篇。

浙江省早在上世纪末就推出了《科学》课程,进行科学教师研究的条件相对较为成熟。出于研究方便,我们计划选择台州市的三所初级中学的若干科学教师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采用了课堂实录、弗兰德斯分析系统和质性访谈的方法。

如果我们把课堂上的师生接触看成有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都占有一个时间片段,那么,课堂就可以看成一个事件的序列,再对这些序列进行编码和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特定的行为模式,揭示其意义,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这就是互动分析。由于课堂事件包含了对话、活动、表情等多种交互作用的因素,研究者往往选取一定的角度作为研究的基石。其中著名的是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 Analysis System, 简称FIAS)。

FIAS以语言分析为基础,具有结构化、定量化研究的特点,可以反映教学结构、教学倾向与风格及师生互动的方式等,至今仍然是西方教育界分析、评价教学,进行课堂研究的主流工具。

研究表明,FIAS具有定量化、过于琐碎,专注于表面的语言而忽略了背景的特点,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也为它在课堂分析中的运用带来了一些局限。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访谈、参与性观察等手段了解教师设计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可以把课堂中的某些相对完整的“片段”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分析(姑且称为单元分析法)。通过这种点面结合,由表及里的方法可以弥补FIAS的缺点,使研究的结论更趋完整、科学。 四、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长期担任《化学教学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讲教师,具有教育学硕士学位和良好的数理统计功底,近四年来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参加课题3项,主持并完成校立项目1项。在历年指导师范生实习的过程中,与台州市各中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与课题相关研究基础:

1.钱海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钱海锋.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内涵及其教学[J] .教育科学论坛,2008(1) 3. 王伟群,钱海锋.化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 .化学教育,2007(12)

4. 李寿欣,董立达. 认知方式与前瞻记忆的TAP效应[J] .心理学报,2008(11) 五、参考文献

[1] 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3-174. [2] 高巍.Flander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9,(4).36-42.

[3] 王晶,郑长龙.“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新手-成手型教师课堂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1,(4).42-45.

搜索更多关于: 研究方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研究方案 初中科学课堂中的互动:现状、问题与比较——以台州为例 一、导言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范式转型。关于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对话和互动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新课程主张,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预测的。在教学信息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导致双方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这便是课堂上的人际互动。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这种改变就是学习本身。可以说,课堂互动直接影响了学习的质量。 尽管互动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互动的有效性却是研究的难点。流行的观点认为,新课程提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任何基于促进互动的尝试都是有效的,教学互动应当以非指导性的方式进行。但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师生双方以相互配合的方式对对方的行为作出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不违背自己的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