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之第九单元 溶液(无答案)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4分)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乙>甲>丙。 6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 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物质; (4)图二“某一部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填序号)。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66.4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是 (用“甲”、“乙”、“丙”填空)。 (4)现有甲、乙混合物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 6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a的溶解度___=__c的溶解度;(填“>”、“=”、“<”)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 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是____1:2____;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是 ___加溶质b或恒温蒸发水分___。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b>a>c______。 68.3分)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 。 溶解度/g 你 (2)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 的方法 提50 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a b c 0 t1 t2温度/℃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C.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6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70.表是通过实验测得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是市售果味型汽水配料表。请据图回答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氯化钠 0 35.7 20 36.0 40 36.6 60 37.3 80 38.4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 (2)40℃时,将5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60℃时,将45g氯化钠和45g氯化钾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氯化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或“=”); (4)打开如图所示果味型汽水瓶盖时,观察到汽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结合配料成分可知,此时汽水是 的饱和溶液(填配料表中的具体物质)。 71.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1)乙中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 (3)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72(4分)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 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73(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0℃~60℃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 是______。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 (3)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