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之第九单元 溶液(无答案)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写出B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43.右图所示为a、b、c三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 。 (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是 g。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 (填“t1℃”或“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将30克A物质投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4)t2℃,将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A、B、C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5.(2019·成都中考)14.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46.甲右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童为70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47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0 P 溶解度/g a b c 0 t t 温度/℃
12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48.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 A. 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 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D.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49.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50.2019·广元中考)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
质量为90g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1.(2019·南充中考)9.右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至t2℃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 C.甲中含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0g
52.(2019·安徽中考)10.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溶解度/g KNO3 NH3 10 20.9 70 20 31.6 56 30 45.8 44.5 60 110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5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54.右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t2℃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 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点表示t1℃时X、Y的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 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5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56.(3分)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Y>X>Z
B.Y的溶解度为50g
C.降低温度可使Z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57.下表是KC1、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KC1 溶解度/g 0 27.6 20 34.0 37.2 31.6 40 40.0 45.8 63.9 60 45.5 55.2 110 80 51.1 65.6 169 100 56.7 77.3 246 NH4C1 29.4 KNO3 13.3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 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58.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1)如图甲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②处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序号),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水 C.引流 D.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
59(3)实验室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_____(选填“①”或“②”)端通入。
60.4分)某同学配制25g 3%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61.(6分)A、B、C三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 g溶液;
(3)欲将适量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任答一种即可)。
62.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
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