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大全(1)

高中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大全(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3:05:18

三、《当仁,不让于师》

导语: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二.重点难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三.学习方法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学习中,可以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绥()喟然()莞尔()偃()箪()皙() 饥馑()哂笑()俟()铿()沂()牖() 2.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 “知”通“智” 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 毋吾以也 鼓瑟希 莫春者 了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 抑为之不厌 3、词语解释。

“道”通“导” “矢”通“誓” “以”通“已”(课文注释有误,应为“认为”) “希”通“稀” “莫”通“暮” “说”通“悦” “矢”通“誓” “厌”通“餍” 叔孙武叔毁仲尼:诽谤多见其不知量也:只,仅仅 颜渊喟然叹曰:叹气的样子仰之弥高:更加 循循然善诱人:一步一步有次序地当仁:遇到,面对

如有所立卓尔:卓越、突出的样子,'尔'是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子之武城:往、去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予所否者:我饥馑:灾荒、荒年 由也为之:治理比及三年:等到

且知方也: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以俟君子:等到 舍瑟而作:站起来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为国以礼:用其言不让:谦让 是故哂之:因此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②偃之言是也 ③亡之,命矣夫 (2)宾语前置

①不吾知也②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③求,尔何如④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3)介宾状语后置

①其何伤于日月乎②促尼岂贤于子乎 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④吾无隐乎尔 ⑤当仁,不让于师⑥以吾一日之长乎尔 ⑦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⑧异乎三子之撰 ⑨浴乎沂,风乎舞雩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阶:搭阶梯)闻弦歌之声(弦歌:弹琴唱歌) 端章甫(端:穿上礼服。章甫:戴上礼帽)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吹风) 鼓瑟希(鼓:弹奏)曾皙后(后:走在后面) (2)使动用法

所谓立之斯立(立:使……立)博我以文(博:使……广博) (二)课文梳理

在课本空白处将文章内容译成现代汉语。

1.[注释]毁:诽谤。逾:超越。伤:损伤。多:只,仅仅。见:表明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子贡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

2.【注释】“知”通“智”,聪明,智慧。阶:名作动,踩着台阶。而:表修饰斯:就。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绥(随):安抚。和:团结协力。

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3.【注释】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坚:坚实深奥。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博:使……广博。

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径、办法。 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 (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 (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

小结: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 评析: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

4.【评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

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只是我想,仅仅做到这一点就算贤了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能算贤。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人人都像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只消费不生产,那么谁来生产?谁来供养?一个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这样的人算高尚吗?有价值吗?

5.【评析】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表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

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 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评析

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表现了孔子诚实、正直的品格,也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第二课时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

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 4、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7.【评析】

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也表现出孔子知错就改的品质

8.“说”通“悦”,高兴。“矢”通“誓”,发誓。所……者:假如……的话 【评析】

子路对于子见南子十分不满,因为子路不悦,怀疑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逼得孔子居然反复的对天发誓,保证自己没干,否则就让天厌弃我吧,让天厌弃我吧(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对老师仍持率真的态度,不因孔子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表现出孔子的率真、可爱、善良、敦厚。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也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表现出孔子的率真、可爱、善良、敦厚

9.【评析】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当仁,不让于师》 导语: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