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站、土肥站、植保站、经作站、质检中心、能源站、农业试验站、科研站、农业广播学校等业务部门。
5.1.4.2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情况
全县10个乡(镇),设有农业服务中心,共有人员50多人,配有专职农业科技副乡(镇)长。
项目区黎阳镇、王庄乡、白寺乡、屯子镇、小河镇等5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共有40人,其中农技人员25人。
5.1.4.3乡村技术推广体系情况
全县有农民技术员1000多人,科技示范户5000多户。 涉及的39个行政村共有农民技术员70人,科技示范户600多户,技术力量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5.1.4.4综述
全县上下形成了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业服务中心,各村有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县、乡、村三级配套健全的农业服务网络。
5.2技术条件 5.2.1硬件设施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办公设施得到了更新,后勤服务有了保障,安装了外部和内部电话,能同全国各地方便地联系,各股站配备了电脑,组建了局域网且能随时光纤上网,快速地查找、交换资料和信息。
5.2.2技术条件
- 21 -
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每年开展大型农情调查40余次,进行技术培训和宣传50多次,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农资新产品40个,推广农业新技术10多项,2000年以来,完成国家和省、市试验示范项目27个。2006年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全县面积40万亩,推广配方肥8000多吨;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继续实施,面积为45万亩。五年来,通过“补钾工程”、“增微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的实施,累计推广配方肥5万多吨,应用面积50万亩。目前,小麦、玉米农作物模式化栽培等技术储备4项,优质玉米良种补贴等项目储备3项,玉米高产创建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成果储备4项。浚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实施,将对全县的粮食生产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集中了项目实施所需的土肥、农学栽培、植保、经作规划、质量监测、培训教育等方面的业务部门和技术人员,已承担和完成国家和省、市多个重点科技项目,能够完成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
6.资产与财务状况。
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拥有固定资产287.1万元。本财政年度主要收入为财政拨款70000元,附属单位服务性收入交款43500元,事业收入29200元,,其它收入18.57元,总计收入为252718.57元;事业支出144060.3元,专款支出102212.31元,总计支出为246272.61元,事业结余6445.96元,收支基本平衡。(资产负债见附表13、损益表见附表14)
- 22 -
7.项目技术合作和项目协作单位情况 7.1 项目技术合作单位情况
鹤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隶属市农业局,是市土肥业务与管理的权威机构,主要负责全市土肥技术推广、土肥执法、土肥检测及有关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鹤壁市土肥站技术力量雄厚,能够为本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双方已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制定项目技术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 接受市土肥站提供的技术指导和对项目建设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对项目技术方面的督促和监督。市土肥站接受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咨询,提供技术指导,对项目技术工作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对技术工作进行督促和监督(技术合作协议见附件8)。
7.2项目村级协作情况
为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河南省浚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使用年限和使用效果,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区乡、村两级签订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河南省浚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协议书》。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拟定实施方案、工程招标方案,并对施工进度、质量进行监督。项目区所属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项目基础设施的管护卫和保养,责任到人。项目区村委和农户是直接受益方,负责配合施工和地埋管的开挖和填埋,排水沟清淤,路面培土,树坑开挖与填埋。并配专人负责本区内该项目道路、桥涵、沟渠、地埋管
- 23 -
道等基础设施的保养与维护,保证达到使用年限和应有作用,如有损坏,限期修好,否则,要予赔偿。(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协议见附件9、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见附表1、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见附表2)
- 2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