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9:29:42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方案

1.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培肥地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原则。在现有农田基础条件的基础上,按项目规定的优质粮田标准,进一步配套完善生产基础条件和监测服务设施,实施地力建设,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建立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长期监控粮田质量,为农业技术对策研究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2项目建设目标

1.2.1项目总目标: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小麦、玉米增产10%,总产量分别达到3069.00万公斤、3432.00万公斤,年节本增效1862.64万元。并发挥示范样板作用,使全县小麦、玉米产量提高8%,产量分别达到4.23亿公斤、3.06亿公斤,年增社会效益1.43亿元。

1.2.2产量目标:项目区小麦单产达到511.5公斤以上,玉米单产达到572公斤以上。项目区小麦、玉米总产分别达到3069.00万公斤、3432.00万公斤,商品率分别达到65%、95%;项目区人均增收432.22元。项目区优质强筋小麦各项品质指标平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1.2.3规模目标:项目区面积60000亩。

土建工程:生产车间800平方米,成品库和原料库580平方

- 37 -

米,简易发酵棚1500平方米,房屋装修600平方米,井房65间,585平方米。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机井370眼(100米深井140眼,40米井230眼),铺设地埋管道26000米(含出水口),铺设地埋线20000米,整修排水沟渠15000米,新建硬化渠10000米,维修硬化渠道3000米,新建生产桥45座,维修生产桥15座,整修机耕路64000米,整修田间路37500米,建立标准粮田60000亩。

地力建设: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包括深耕深松技术、秸杆快速腐熟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有机肥沤制施用技术,推广率达到100%。

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和补充配肥站和化验室仪器设备,新购置仪器设备一批共14台套。

1.2.4地力目标: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1.3项目建设总体思路与规划布局 1.3.1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基本农田划定的区域内,选择耕地质量较好,粮食生产面积集中,群众基础较好,地方党委重视,县乡两级农技服务体系健全,有较强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服务能力,地方配套资金有保证,保证项目实施。

1.3.2规划布局

- 38 -

标准粮田项目区位于浚县黎阳镇、王庄乡、白寺乡、屯子镇、小河镇,共涉及39个行政村,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节水、节肥新技术推广应用,达到培肥地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带动全县和周边地区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粮食生产(土地证明见附件4)。

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2.1 土建工程

2.1.1 新建生产车间800平方米,设计钢架结构。 2.1.2 新建成品库和原料库580平方米,设计钢架结构。 2.1.3 新建简易发酵棚1500平方米。

2.1.4 新建井房65间,设计为3×3米,585平方米。 2.1.5 房屋改造600平方米。 2.2 田间工程

2.2.1新打机井370眼,其中100米深井140眼,40米井230眼,单井涌水量40吨/时。

2.2.3 埋设地埋线20000米,规格为10平方毫米。 2.2.4 埋设地下管道。埋设低压输水管道26000米,动土方0.8万方(宽40厘米,深80厘米),埋设出水口。埋设出水口2600个,与地下管道配套。

2.2.4 新建生产桥45座。

2.2.5 新硬化渠道。新建10000米,规格为0.8米×0.8米。 2.2.6 维修硬化渠道3000米。

- 39 -

2.2.7 维修桥涵15座。 2.2.8 整修排水沟15000米。

2.2.9 整修机耕路。整修机耕路64000米,填坑补平,加平道牙,动土方2.6万方。

2.2.10 整修田间路。整修田间路37500米,土方0.94万方。 2.3 地力建设

2.3.1 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共内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100%,秸秆还田在项目区内每亩不少于150公斤。

2.3.2 实行测配产供施本体化服务。区内每年每1000亩取样,化验土壤肥力消长变化,项目区外每年每4000亩取样,开展测土化验,及时掌握土壤养份含量。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制定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和专用肥配方。根据配方要求,生产优质强筋小麦、优质玉米配方肥。并按照需求量,将配方肥配送到乡村农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施肥。

2.3.3 在项目区内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深耕不少于25厘米,深松不少于35厘米。

2.4 仪器设备。完善地力、墒情监测和化验仪器,新补充仪器设备14台套(见附表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

- 40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方案 1.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培肥地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原则。在现有农田基础条件的基础上,按项目规定的优质粮田标准,进一步配套完善生产基础条件和监测服务设施,实施地力建设,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建立地力、墒情监测体系,长期监控粮田质量,为农业技术对策研究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2项目建设目标 1.2.1项目总目标: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小麦、玉米增产10%,总产量分别达到3069.00万公斤、3432.00万公斤,年节本增效1862.64万元。并发挥示范样板作用,使全县小麦、玉米产量提高8%,产量分别达到4.23亿公斤、3.06亿公斤,年增社会效益1.43亿元。 1.2.2产量目标:项目区小麦单产达到5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