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3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3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2:36:20

2.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是一回事。(×)

[明辨] (1)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

(2)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和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3.信用消费就是超前消费或者就是适度消费。(×)

[明辨] (1)适度消费指居民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要量入为出,不超前,也不滞后。信用消费就是得到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后,不立即付钱,而是承诺将来付钱的做法,也就是“先买货,后付钱”的一种消费方式。

(2)对信用消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超前消费,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一次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采用这种消费形式就是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硬要消费,崇洋消费、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与适度消费相矛盾。

4.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消费。(×)

[明辨]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收入多少,我们都不能丢掉这一精神。因此,不能只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看做是对那些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人提出来的要求。

(2)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是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理解为是对消费的限制。

考点训练

1.某大学一女生认为:修养学识是要有,但是如今的社会就是先敬衣冠后敬人,再有修养,如果穿着不上档次,出门吃饭、买东西连服务员都不热情。退一步讲,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没有,怎么抬得起头?该女生的观点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消

费过程中存在着( )

①攀比心理 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 ④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C

解析:设问要求分析该女生的观点。从材料信息看,别的同学有的她也得有,这是攀比心理在起作用;要求着装上档次,这是在追求时尚与流行。答案为C。

2020年12月某报载文指出,人们的消费心理日趋理性,在环保健康概念日趋流行的背景下,消费需求则更显个性化。据此回答2题。

2.消费需求更显个性化

A.表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越来越多 B.体现了人们展示个性的求异心理

C.说明攀比心理支配的消费行为是不健康的 D.说明求实消费才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答案:B

解析:更显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被一种展示个性的求异心理支配着。A、D不符合题意,C错误。

3.“换客”交易是当前流行的网上交易形式。“换客”们可以通过各种便捷的方式把自己闲置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一旦与对方达成换物意向,双方就可以在线下进行交易。“换客”们遵循的是“需要决定价值”理论,追求自己喜爱的物品以及以物易物的乐趣。这说明“换客”们的消费属于( )

A.从众消费心理 B.求异消费心理 C.攀比消费心理 D.求实消费心理 答案:D

解析:根据“换客”所遵循的理论,可以看出他们追求所交换物品的实用性,

属于求实心理指导的消费。

4.近年来,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④减少污染、履行责任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人们选择低碳生活的原因不是限于收入,排除①;②③④从消费角度说明了人们选择低碳生活的原因。

时政热点链接

【新闻现场】

“限塑令”升级“禁塑令”引导绿色消费

2020年12月3日,云南省质监局公布《云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意见稿提出,在云南省内禁止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禁止在商品销售场所、商业服务场所提供塑料购物袋。

塑料袋泛滥成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资料显示,一个普通塑料袋完全降解需要300年的时间,即使经过特殊处理可快速降解也需3年的时间才能降解,这不仅会污染地球表面环境,还会极大地破坏土壤和水源。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尽管“限塑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塑料袋使用数量,但是不少人已经养成了商家提供塑料包装,出门不带购物袋的消费习惯。几毛钱仍难以降低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热情云南省专门出台地方规定,把“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对违规商家制定了处罚措施。表面上看,新规不近人情,有点意识超前,但是体现了现代环保理念,是对“限塑令”的补充与深化,对于引导消费者的消费

习惯、环保习惯的积极意义不可低估。

【创新设计】

1.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门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 )

①正是人们对塑料袋的需求,导致了塑料袋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②应该大力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 ③塑料袋的大量使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④应增加塑料袋成本,提高使用塑料袋支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供求引导生产,①正确。塑料购物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③正确。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塑料袋的使用和污染问题,不应选。

2.云南省政府实施“禁塑令”有利于( )

①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 ③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消费质量 ④提高塑料袋价格,增加经营者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行“禁塑令”的意义。①②是对这一意义的正确理解。③④不符合题意。

走进社会生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是一回事。(×) [明辨] (1)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 (2)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和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3.信用消费就是超前消费或者就是适度消费。(×) [明辨] (1)适度消费指居民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要量入为出,不超前,也不滞后。信用消费就是得到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后,不立即付钱,而是承诺将来付钱的做法,也就是“先买货,后付钱”的一种消费方式。 (2)对信用消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超前消费,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一次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采用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