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引水隧洞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 第二章 编制依据.................................... - 3 - 第三章 施工计划.................................... - 4 - 第四章 施工安全作业方法及要求 ...................... - 7 - 第五章 安全保证措施 ............................... - 20 -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隧洞工程共一座即:王老洞隧洞;王老洞隧洞全长477.79米,现桩号从27+444.01至27+921.80。
城门洞型,该隧洞分为两种支护断面,Ⅰ~Ⅲ围岩开挖高度为2.06米,宽度为1.8米,其中直墙段为1.55米,拱顶采用1/3圆,隧洞边墙采用15cm的C15砼,拱顶采用C20喷射砼(厚80mm)。Ⅳ围岩主要为隧洞进出口段开挖宽度为2.1m,高度为2.46m,直墙高度为1.65m,拱顶采用半径为1.17m的1/3圆,隧洞为C25钢筋砼衬砌。
二、水文气象情况 1、水文气象
范家桥水库灌区地处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葛兰镇、八颗镇境内,灌区地势属低山丘陵区。灌区属亚热带季风气侯区,四季分明,气侯温和,雨量充沛,耕地连片、土质较肥沃,适宜水稻、玉米、小麦及其它多种农作物生长。
根据长寿区气象站1959~1990 年观测统计资料分析,其特征参数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2.3℃,多年平均日照1209.1 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331 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22.7m/s,风向NNE,多年平均蒸发量1079mm。
2、工程地质条件
范家桥水库西山干渠沿西山山脉东翼坡脚延伸,穿越石堰镇、葛兰镇、八颗镇到晏家镇,该区域属丘陵浅丘台地地貌,台地地势宽阔平缓,各山岭呈残坡状,山岭最大高程为380m 左右,沟底最低高程为320m 左右,各山岭相对高差小于20m,岸坡坡度一般在5°~10°之间,具典型浅丘丘陵地貌特征。
范家桥西山干渠和马颈子干渠位于明月峡背斜的东南翼,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为:侏罗系中上统沙溪庙组(J2S)地层、最新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el+dl)地层。岩层单斜产出,产状为105°~110°∠9~18°。构造裂隙局部较发育,裂面较平直,裂隙延伸长,闭合。总体上基岩裂隙不发育。
- 1 -
本区属弱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频度较低。按2001 年版《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 万),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等,可将地下水分区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两类。渠道穿越地段内有一定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现象,无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三、安全目标
1、杜绝员工因工死亡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6‰以内,年内负伤率不超过2.0‰;
2、杜绝因施工引起的地面隆起和下沉而导致的隧道构造物破坏。 四、本工程安全工作重点
1、线路及用电设备器具的保护与使用; 2、交通运输及施工组织协调;
3、防火、防爆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与使用; 4、涌水、坍方的防护; 5、暗挖施工;
6、以人为本,首先保证人员安全。 五、施工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隧道工程是一种高危险的工程,它的危险源主要是:瓦斯爆炸、炸材爆炸、爆破、容器爆炸、其他爆炸、高处坠落、火灾、坍塌、透水、冒顶片邦、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等。
可能造成的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爆破伤害、中毒等安全事故。可以造成伤残、死亡等。
- 2 -
第二章 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重庆市相关法规、规定及标准。 2、长寿区范家桥水库渠系工程X标段合同文件。 3、现场调查所采集的资料。 二、引用技术标准
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5;
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 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7、《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8; 8、《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 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10、《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2、《水电水利施工规范》DL/T5110-2000; 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
- 3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