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5:05:55

教学重点:病毒的概念,病毒大小,病毒的结构,衣壳、核衣壳、壳粒、包膜和包膜子粒的概念。病毒的增殖方式,复制周期与主要步骤,缺陷病毒和顿挫感染的概念,干扰现象的概念。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培养及复制过程。 教学内容:

1. 病毒的大小(nm)与形态。

2. 病毒的结构:裸露病毒(核衣壳:核酸+衣壳) 或 包膜病毒(核衣壳+包膜)。 3.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1)病毒的核酸 (2)病毒的蛋白质

4. 病毒的增殖:(1)病毒增殖周期( 2)病毒的异常增殖( 3)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5.病毒的遗传与变异:(1)传统遗传学( 2)分子遗传学 6.病毒的分类: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粒的基本概念。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的感染类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熟悉机体抗病毒的主要机制; 了解病毒转化细胞的特征和途径。 授课学时:理论1.5学时

教学重点: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的感染类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教学难点: 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类型(持续性感染);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类型;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干扰素的概念,分型,来源及抑制病毒机理。 教学内容:

1. 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2. 病毒的致病机制 3. 病毒性感染: (1) 整体水平的病毒感染 (2) 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4. 病毒的感染类型: 隐性感染

21

显性感染:急性感染

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病毒感染) 5. 抗病毒免疫

(1) 干扰素与NK细胞 (2) 特异性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熟悉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方法、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了解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感染的常见疫苗及用途。 授课学时:理论0.5学时

教学重点: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方法、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教学难点: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常用的检测病毒抗原抗体及核酸的方法与病毒的特异性预防;病毒的特异性预防。 教学内容: 1. 病毒的诊断:

(1)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检测病毒抗原与抗体的方法 (3) 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 (4) 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或制剂。 3.病毒感染的预防,病毒疫苗的种类。 4.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病毒分型、分亚型的物质基础,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换的概念。SARS病毒的致病性和风疹病毒的垂直感染; 熟悉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副粘病毒的共同特点,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致病性及各自所致疾病。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所致疾病。了解流感病毒病原生物学检查原则,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

22

吸道合胞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授课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重点: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病毒分型、分亚型的物质基础,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换的概念。SARS病毒的致病性和风疹病毒的垂直感染。

教学难点: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变异,致病性;SARSCo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麻疹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 流行性感冒病毒

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2. 副粘病毒

(1) 麻疹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 腮腺炎病毒: 致病性 (3) 呼吸道合胞病毒: 致病性 3. 风疹病毒

4. SARSCo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5. 腺病毒

第27章 肠道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熟悉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及共同特性; 了解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授课学时:理论1.5学时

教学重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教学难点: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2. 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致病性

23

4. 新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68、69、70、71型的致病性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轮状病毒的型别,致病性; 熟悉轮状病毒的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了解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 授课学时:理论0.5学时

教学重点:轮状病毒的型别,致病性。 教学难点: 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教学内容:

轮状病毒: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第29章 肝炎病毒

目的要求: 掌握HBV形态结构,基因结构,抵抗力及抗原抗体系统组成、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熟悉五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签别要点;HB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了解HBV的免疫力及致病机制。 授课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重点:肝炎病毒的分类,五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签别要点、传染源及传播途径。HBV形态结构,基因结构,抵抗力及抗原抗体系统组成、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难点: HBV形态结构,基因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抗原抗体系统组成。 教学内容:

1. 甲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2. 乙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3. 丙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3. 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4. 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5. 戊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6. 五型主要肝炎病毒的鉴别要点。

24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学重点:病毒的概念,病毒大小,病毒的结构,衣壳、核衣壳、壳粒、包膜和包膜子粒的概念。病毒的增殖方式,复制周期与主要步骤,缺陷病毒和顿挫感染的概念,干扰现象的概念。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培养及复制过程。 教学内容: 1. 病毒的大小(nm)与形态。 2. 病毒的结构:裸露病毒(核衣壳:核酸+衣壳) 或 包膜病毒(核衣壳+包膜)。 3.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1)病毒的核酸 (2)病毒的蛋白质 4. 病毒的增殖:(1)病毒增殖周期( 2)病毒的异常增殖( 3)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5.病毒的遗传与变异:(1)传统遗传学( 2)分子遗传学 6.病毒的分类: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粒的基本概念。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的感染类型;干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