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练习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吾未尝以此自多”一句中“多”的解释准确的是( )。
A 赞美、夸耀 B 自卑、轻视 C 知识渊博 D 尝试、体会 正确答案:A 2、《秋水》一文中,庄子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喻来说明( )。 A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正确答案:B
3、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仲尼伯夷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 例证法 B 演绎法 C 对比法 D 类比法 正确答案:A 4、《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早期的一部( )。
A 纪传体史书 B 语录体史书 C 国别体史书 D 编年体史书 正确答案:D
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 )。 A 庄公“寤生”
B 共叔段“收贰为己邑” C 颍考叔“食舍肉”
D 庄公母子“隧而相见” 正确答案:D 6、对《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完聚,缮甲兵”一句里“完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完全聚集 B 修好城郭,聚集民众 C 完善设施,聚集兵马 D 完全做好准备 正确答案:B
7、对《郑伯克段于鄢》“无庸,将自及”一句中“及”解释准确的是( )。
A 赶上 B 等到 C 和、与 D 比得上 正确答案:A 8、《谏逐客书》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实,来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 演绎法 B 归纳法 C 对比法 D 类比法 正确答案:B 9、《谏逐客书》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
A 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B 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C 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 D 宣扬秦国强大富足 正确答案:B 10、《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A 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 指出做学问就“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C 提出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 D 强调为文立言要以思想品德修养为主 正确答案:D
11、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来阐明为文立言要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本的道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对比法 D 类比法
正确答案:D 12、《张中丞传后叙》“弃城而逆遁”中“逆遁”的意思是( )。
A 叛逆逃跑 B 反叛隐藏 C 预先逃跑 D 事先隐藏 正确答案:C 13、《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旨是( )。
A 记叙得西山前游览的无聊 B 抒写“始得”西山的兴奋
C 歌颂西山的高大特立 D 寄托作者贬官永州后仍特立不阿的品格 正确答案:D 14、《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一句中“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牵引 B 引导 C 拿来 D 握住 正确答案:C 15、《始得西山宴游记》“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一句中“趣”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兴趣 B 趣味 C 通“趋” D 通“去” 正确答案:C
16、对“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一句中“遂”字解释准确的是
A 成长 B 追遂 C 于是 D 完成 正确答案:D
17、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是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 苏轼 D 苏辙 正确答案:C
18、被称作苏轼文艺创作黄金时期的是
A 黄州时期 B 惠州时期 C 密州时期 D 杭州时期 正确答案:A
19、朱德诗句“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三父子”指的是 A 苏洵、苏轼、苏辙 B 曹操、曹丕、曹植 C 班彪、班固、班超 D 杜荀鹤、杜甫、杜牧 正确答案:A
20、对“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中“固”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坚固 B 的确 C 本来 D 坚决 正确答案:D
21、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导火线是
A 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 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友情
C 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 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正确答案:D 22、《报刘一丈书》的作者是
A 王安石 B 宗臣 C 侯方域 D 刘义庆 正确答案:B 23、《红楼梦》一书的主要线索是( )。 A 荣国府的衰落 B 宁国府的衰落
C 宝黛的爱情悲剧 D 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正确答案:C 24、《红楼梦》今流行本为( )。
A 120回 B 40回 C 80回 D 100回 正确答案:A
25、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祝福》 B 《阿Q正传》 C 《狂人日记》 D 《风波》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 A 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 D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正确答案:DE
2、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四海之在天地,似罍空之在大泽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正确答案:AB 3、《郑伯克段于鄢》的主要写作特色有( )。
A 人物性格鲜明 B 剪裁详略得当 C 矛盾冲突尖锐 D 心理刻画细腻 E 细节生动典型 正确答案:ABCE 4、《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在材料剪裁、组织上的特点是( )。
A 以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中轴线来组织材料 B 以战争经过为中轴线来组织材料 C 详写战争过程 D 详写兄弟之间矛盾激化的过程 E 以郑庄公为中心人物 正确答案:ADE 5、《郑伯克段于鄢》中共叔段的贪婪狂妄主要表现在( )。
A 都城过百雉 B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C 收贰为己邑 D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E 出奔共 正确答案:ABCD
6、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A 排比 B 对偶 C 比喻 D 类比 E 归纳 正确答案:ACD
7、韩愈用“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来论证为文立言的道理,其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A 比拟 B 排比 C 比喻 D 对偶 E 对照 正确答案:CD
8、下列各句中的“且”字作“将要、将近”解的有( )。
A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 B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C 虽食,且不下咽 D 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E 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正确答案:ABD
9、下列各句中所列词属于古今异义的有( )。
A “不能通知二父志”之“通知” B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之“从事” C “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之“颜色” D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之“而且” E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之“感激” 正确答案:ABCDE
10、下列《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语句有点题作用的有(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C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E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正确答案:BCDE
11、能体现柳宗元登西山前的游览心境的有( )。
A 心旷神怡 B 心凝形释 C 索然无味 D 平淡无奇 E 愁闷落寞 正确答案:CDE 12、《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描写西山的角度有( )。5
A 正面描写西山的高大 B 写周围群山之低 C 写周围景物一目了然 D 写眼界辽阔,山水与天边相接 E 写西山美丽特出 正确答案:BCD
13、下列各句中的“发”字作“打开”解的有
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C 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D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 E 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 正确答案:BC
14、作为记人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鲜明特色有
A 寄深情于谈笑之中 B 寓情理于风趣之外 C 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 D 轶闻趣事、诗文赠答、义理辨究交融一体 E 文笔似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正确答案:ABCDE 15、《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所采用的典故有
A 兔起鹘落 B 庖丁解牛 C 轮扁斫轮 D 尺幅万里 E 车过腹痛 正确答案:BCE
16、下列各句中的“亡”字作“无、没有”解的有
A 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B 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C 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D 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 E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正确答案:BD 17、《报刘一丈书》一文所描绘的人物有
A 权贵者 B 干谒者 C 守门人 D 闻者 E 守志者 正确答案:ABCDE 18、《报刘一丈书》所描绘的人物丑态有
A 权贵者的贪婪虚伪 B 干谒者的奴颜婢膝 C 守门人的狐假虎威 D “闻者”的趋炎附势 E 守志者的“褊”而“迂” 正确答案:ABCD
19、下面的话,属于王夫人说的有( )。 A “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B “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 C “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D “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 E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正确答案:BC
20、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有( )。
A 调戏金钏并使其投井 B 与戏剧演员平等交往 C 因嫡庶矛盾被贾环诬告 D 公然顶撞卫道士贾政 E 叛逆性与礼教长期矛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