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1-10课)知识点总结
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15.★为什么子女上学不是个人的私事?
①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②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③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④可见,孩子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第七课
1.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
2.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3.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P71)
①它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②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依据?(p71--73 )
(1)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往往通过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返还财产;④恢复原状;⑤赔偿损失。
(2)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通常采用判处
第 9 页 共 15 页
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
5.公民维护自己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
6.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遗产的三个必备的条件: ①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③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7.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8.继承人包括那些人?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p77)
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9.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样划分的?(p77)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人继承。 10.什么叫继承权?(p77)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11.什么叫法定继承?在法定继承中,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p78)
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分配原则:(1)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2)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不均等:①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应予以照顾;②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可以多分;③有扶养能力和条件而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第 10 页 共 15 页
12.什么叫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有效遗嘱具备的条件?(p78—79)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其最大的优点是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有效遗嘱具备的条件:①立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②立遗嘱人意思表示真实;③遗嘱内容合法,形式合法;④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数人。
13.什么叫遗赠?(p79)
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称为遗赠,受遗赠人获得遗赠的遗产,受我国法律保护。遗赠并不属于遗嘱继承。
14.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该怎么办?
(1)应该注重情意、互谅互让的精神、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2)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5.什么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16.什么叫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有年龄限制吗?(p82-83)
智力成果权,也就是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17.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P84)
①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第 11 页 共 15 页
第八课
18.消费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p86,p87)
①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②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个别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诈、坑害,使消费者遭受巨大损失。 19.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p89)
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②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③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④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0.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投诉电话:12315 21.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p91)(9项)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 22.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履行哪些义务?(p92)
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态度谦和,说话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
23.作为消费者应该这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避免上当受骗?(p93--94) ①炼就一双“慧眼”,要求我们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②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③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24.怎样维护消费者的权利?(p96)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⑤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 12 页 共 1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