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勘探地震学试卷分析

勘探地震学试卷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12:54

勘探地震学试卷分析

一、名词解释(10个) 二、作图题2道 三、简答题3道 四、综合题2道 五、综合设计题1题

一、名词解释(10个)

1、三维地震勘探:又称面积勘探,是在地面上同时布置规则或非规则多条测线和多个激发点。

2、四维地震勘探:是在油藏生产过程中,在同一油气田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三维地震测量,地震响应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征油藏性质的变化(岩石物理性质、流体运移、压力、温度)。

3、二维地震勘探: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勘探施工,采集地下地层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经过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图就可以显示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可编制出地下某地质时期沉积前地表的起伏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5、绕射波:当地震波传到断层的断点,地层尖灭点或地层不整合突变点时,这些点将形成新的震源,再次发射球面波向四周传播。

6、观测系统: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排列和排列间的位置关系统。 7、组合检波:将多个检波器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接收地震波,称为。

8、地震绕射波: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传播,当遇到岩性突变点,如断层的断棱,地层尖灭点,不整合面上起伏点等,这些点会成为新震源,而产生一种新的球面波。

9、NMO校正:当界面水平时,将有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反射波旅行时的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或动校正。

10、DMO:“倾角时差校正”,它是一种叠前部分偏移技术加上叠后部分偏移技术,可近似于理想的叠前偏移,有利于小异常的清晰成像,有利于小断层的检测。 11、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波阵面(波前)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为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某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便是新的波阵面。

12、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均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 13、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

14、静校正:所谓静校正就是指地表因素的校正,它包括野外(一次)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

15、水平叠加:利用有效波与规则干扰波之间的剩余时差的差异,来压制规则干扰波。

16、地震采样间隔: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要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所以需要采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

了解

1、采样间隔:即相邻两次读振幅值间的时间或空间间隔。 2、炮间距:是激发点(炮)点到接收点(检)点的距离。 3、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4、偏移距:炮点距最近检波器的距离。 5、道间距:两个检波器之间距离。 6、有效波—可用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波。 7、干扰波—不利于分辨有效波的波。

8、特殊波—由特殊地质体产生的波,如断面波,绕射波,回转波。

9、转换波— 与入射波类型不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 10、地震横波: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11、断面波:由断层面产生的反射波。

二、作图题2道

1、把下列六线三炮观测系统补充完整。

2、补充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理论图形

水平地层中断层模型和反射波同相轴形态

(a)直立断层 (b)正断层 (c)逆断层 —— 断层反射 …… 绕射波 — . — 断面反射

三、简答题3道

一、简述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体特点

1、数据体的大小与三维空间的大小有关,对于规则面积观测系统而言,与线距、道距(即空间采样间隔)和时间采样间隔有关,与记录长度有关,是地下面元成果数据体。

2、三维数据体信息量大而丰富,是(x,y,t)三个正交方向决定的函数,来自于地下均匀、密集分布的面元。

3、由于三维偏移的应用,数据体中每个数据点是三维空间的归位昼加结果,地下反射点数据得到较正确归位。剖面交点处反射时间在不同方向严格闭合。 4、三维数据体显示多种多样,灵活方便,常用于解释与观测方向平行的垂向剖面、垂直与观测方向的横向剖面、沿相等时间切出的等时切片和连接多个钻孔的折曲剖面。

5、从三维数据体中还可提取、处理加工出速度、振幅、频率、相位、波阻抗、AVO等信息资料,并显示出相应的彩色图件,有助于岩性解释和煤层厚度分析。二、简述三维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在一个炮点道集内均匀分布的地震勘探道,炮检距从小到大应当是均匀分布的,这样能够保证同时接收浅、中、深各个目的层位的信息,使观测系统既能取得各自的目的层的有用反射波信息,又能够用来进行速度分析;

2、在一个CDP道集内各炮检距连线应尽量较均匀地分布在共中心点360°的方位上。这样能使一个面元(共反射点)上的地震道是从四面八方入射到这个面元上的使共面元(共中心点叠加)具有真实显示三维反射波的特点;

3、勘探区内地下数据点覆盖次数应尽可能相同或接近,在全区范围内是均匀的 4、三维观测系统的设计受到地面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设计前还要对三维施工的工区进行详细的调查 ;

5、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还要考虑地层倾角、最大炮检距、道距、规则干扰波类型、目的层位深度等各种因素影响。

搜索更多关于: 勘探地震学试卷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勘探地震学试卷分析 一、名词解释(10个) 二、作图题2道 三、简答题3道 四、综合题2道 五、综合设计题1题 一、名词解释(10个) 1、三维地震勘探:又称面积勘探,是在地面上同时布置规则或非规则多条测线和多个激发点。 2、四维地震勘探:是在油藏生产过程中,在同一油气田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三维地震测量,地震响应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征油藏性质的变化(岩石物理性质、流体运移、压力、温度)。 3、二维地震勘探: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勘探施工,采集地下地层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经过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图就可以显示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可编制出地下某地质时期沉积前地表的起伏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