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和平行线》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导学案
备课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1.会表达:能正确叙述概念的内容; 2.会识图:能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概念所反映的部分图形; 3.会翻译:能结合图形吧概念的定义翻译成符号语言; 4.会画图:能画出概念所反映的几何图形及变式图形,会在图形上标注字母和符号; 5.会运用:能应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计算。 平行线的的判定与性质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平行线的的判定与性质 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概念:相交线、平行线、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垂直、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平行线。
2.公理:平行公理、垂直公理 3.性质:(1)对顶角的性质(2)互余两角的性质, 互补两角的性质 (3)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4垂线段定理:
5.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典型例题 ★考点1 相交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 。
2、如图1,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E=36°,∠COB=64°,∠DOF= ° E C 3、如图1,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A
OB ∠AOE+∠DOF+∠COB= °
D 图1 F 4、如图,AB、CD相交于点O,已知∠EOD=∠DOB,求∠AOE的角度。 解:∵∠AOC=∠DOC( )
E 又∵ ∠EOD=∠DOB( )
D
∴∠EOD ∠AOC( )
A O ∵∠AOE=180°— —
B
C ∴∠AOE=
★考点2 垂直
1、如图1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6,BC=8,AB=10,点B到AC的距离是 ,
点C到AB的距离是 。
2、如图2,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EOC=28°, 则∠AOD= 。
E A C
28°
C B A B O 图1
D
图2
3、如图3 ,已知AB、CD相交于O, OE⊥CD于O,∠AOC=36°,则∠BOE的度数是多少
D
O
A B C
图3
E
4、如图4,已知AB、AC分别平分∠DAN、∠DAM,求∠CAB的度数。三角形ABC是一个直角
C 三角形吗?
D
B
MA N
★考点3 平行线的判定
1、如图1,AB∥CD,AC∥BD ,下面不正确的是( )
(A)∵AB∥CD(已知) ∴?A; =?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C∥BD(已知) ∴∠3=∠4(两直线平行,內錯角相等); (C)∵AB∥CD(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內錯角相等); (D)∵AB∥CD(已知) ∴∠3=∠4 (两直线平行,內錯角相等)。
DD3514BC2C1图1 图 2
2、如图2所示,已知∠1=∠2,AC平分∠DAB。 (1)CB∥DA成立吗?可以的话,请说明原因。(2)DC∥AB成立吗?可以的话,请说明原因
3、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MP∥NQ。
A2AB★考点4 平行线的性质
1、如图,AB∥DF,DE∥BC,∠1=65°,求∠2、∠3的度数。
2、AB∥CD,?CFE=112?,ED平分?BEF,交CD于D,求∠EDF。
A
CA
D 3 F
2 1
E
B
C
EBFD三、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练习
A 1、如图,已知∠1=∠B,求证:∠2=∠C。
2 E D 1
B C
2、如图,AB⊥MN于B,CD⊥MN于D,∠1=∠2,求证∠3=∠4 A C 2 1 3 4 M N
B D
3、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EF,∠EFD的平分线与EP相交于点P,且∠BEP=40°,求∠EPF的度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