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理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生理学
physiology
适用预防医学五年制、中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食品安全方向)等本科专业80
学时用
执笔人:尹艳茹 审定人:肖中举
基础医学院负责人:冯天元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十二月
课程代码:B010035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分生命活动规律、产生机制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生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与其他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首先掌握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知识,生理学的学习又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内、外科等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生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学中应强调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同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临床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教学中,也要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新成就,使学生对生理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
本教学大纲与80学时生理学理论教学相适应,适用于我校预防医学五年制、中医学五年制和预防医学(食品安全方向) 五年制等专业的教学。教学内容中实线部分为掌握内容,波浪线为熟悉内容,其他为了解内容。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
Physiology is a science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 of life activities. Its tasks ar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mechanism of life activiti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m. Physi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eclinical medicine courses,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ourse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master morphological knowledge, such as human anatomy and histology & embryology, etc. And physiology is also a basic course for following courses, such as pharmacology, pathophysiology, internal medicine and surgery, etc. Teaching purpose of physiology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ife activities of normal human being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should be grasped. Meanwhil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resolve problems should also be trained, which is necessary and useful for studying other courses and doing clinical works. Important new achievements of physiology should be introduced as well, which woul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most advanced progress in physiology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teaching outline is in step with the 80 hours of physiology theory teaching course.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specialties of preventativ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and foods security (five years), etc. The teaching contents underlined by solid lines need to
1
be grasped, those underlined by wave lines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the others need to be comprehended.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
掌握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负反馈的概念。 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体内的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2. 机体的内环境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及其所占体重的百分比,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 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旁分泌和神经分泌的概念;自身调节。
4. 体内的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提示: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这一问题有待学完全书后解答)
2.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3. 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目的】
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
熟悉跨膜信息传递功能,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了解本章其它内容。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的
2
概念;主动转运:离子泵的概念;继发主动转运(联合转运):转运体蛋白(转运体),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受体介导式入胞。
2.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三种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促离子型受体;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环一磷酸腺苷,第二信使,G-蛋白,效应器酶,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3.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神经和骨骼肌的生物电现象:可兴奋细胞和可兴奋组织,兴奋性和兴奋。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超射值,锋电位,后电位: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全或无”现象。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膜学说,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膜片钳;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4. 动作电位的引起 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再生性循环,阈强度,阈下刺激。局部兴奋及其特性:电紧张性扩布,空间性总和,时间性总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5.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量子式释放,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Ca2+在兴奋-收缩耦联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滑行学说,肌丝的分子组成和横桥的运动。骨胳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前负荷(初长度)与后负荷,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肌肉的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复习思考题】
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
2. 何谓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跨膜信号转导?各自机制如何?
3. 何谓兴奋性?它与兴奋有何区别?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有何变化?
4. 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 5. 何谓动作电位?试述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和形成机制。 6. 试区别阈电位与阈强度的概念,以及各自对产生动作电位的作用。 7. 何谓局部兴奋?它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在哪些方面与动作电位不同? 8. 兴奋如何引起?又如何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
9. 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 10.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都用“肌丝滑行学说”加以解释,其依据是什么? 11.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它包括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是什么?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