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IM-Revit练习-房屋设计
? 单击“常用”选项卡“楼梯坡道”面板“楼梯”命令,进入绘制草图模
式。
? 绘制参照平面:单击“工作平面”面板 “参照平面”命令,如图7-31所
示在地下一层楼梯间绘制四条参照平面,并用临时尺寸精确定位参照平面与墙边线的距离。其中左右两条垂直参照平面到墙边线的距离575mm,是楼梯梯段宽度的一半;下面水平参照平面到下面墙边线的距离为 1380 mm,为第一跑起跑位置;上面水平参照平面距离下面参照平面的距离为 1820mm。
? 楼梯实例参数设置:单击“楼梯属
性”命令,在“实例属性”对话框选择楼梯类型为“整体式楼梯”,设置
楼梯的“基准标高”为-1F,“顶部标高”为1F,梯段“宽度”为1150、“所需踢面数”为19、“实际踏板深度”为260,如 图7-32。
? 楼梯类型参数设置:在“实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打开
“类型属性”对话框,在“梯边梁”项中设置参数“楼梯踏步梁 图 7‐32 高度”为80,“平台斜梁高度”为100 ,如图
7-33。在“材质和装饰”项中设置楼梯的“整体式材质”参数为“钢筋混凝
土”,如图7-34、
7-35 。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关闭所有对话框。
图7-33 图7-34
图7-35
单击 “梯段”命令,默认选项栏选择“直线” 绘图模式,移动光标至参照平面右下角?
交点位置,两条参照平面亮显,同时系统提示“交点”时,单击捕捉该交点作为第一跑起跑位置。
? 向上垂直移动光标至右上角参照平面交点位置,同时在起跑点下方出现灰
色显示的“创建了7个踢面,剩余12个”的提示字样和蓝色的临时尺寸,表示从起点到光标所在尺寸位置创建了7个踢面,还剩余12个。单击捕捉该交点作为第一跑终点位置,自动绘制第一跑踢面和边界草图。
? 移动光标到左上角参照平面交点位置,单击捕捉作为第二跑起点位置。向
下垂直移动光标到矩形预览图形之外单击捕捉一点,系统会自动创建休息平台和第二跑梯段草图,如图 7-36所示。
? 单击选择楼梯顶部的绿色边界线,鼠标拖拽其和顶部墙体内边界重合。 ? 扶手类型:单击“工具”面板 “扶手类型”命令,从对话框下拉列表中选
择需要的扶手类型。本案中选择“默认“的扶手类型。
单击“完成楼梯”命令创建了如图7-37所示地下一层跑一层的U型不等跑楼梯。 ?
【注意】楼梯完成绘制后,扶手栏杆没有落到楼梯踏步上,如图7-38。可以在视图中选择此扶手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翻转方向“命令,扶手自动调整使栏杆落到楼梯踏步上,结果如图7-39
所示。
图7-36 图7-37
图7-38 图7-39
7.4.3 编辑踢面和边界线
接上节练习,单击选择上节绘制的楼梯,在选项栏中单击“编辑”命令,重新
回到绘制 楼梯边界和踢面草图模式。
选择右侧第一跑的踢面线,按Delete键删除。 单击“绘制”面板“踢面”命令,选择“三点画弧”弧。如图7-40 所示复制7 条该圆弧踢面。
命令,单击捕捉下
面水平参照平面左右两边踢面线端点,再捕捉弧线中间一个端点绘制一段圆
设计栏单击“完成楼梯”命令,即可创建圆弧踢面楼梯,如图7-41、7-42示意。
图7-39 图7-40 图7-41
7.4.4 多层楼梯
接上节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1F”,打开地下一层
平面视 图。
选择地下一层的楼梯,鼠标右键选择“图元属性”命令,打开楼梯“实例属性“对话框。 如图7-42所示,设置参数“多层顶部标高”为“2F”。 单击“确
定”后即可自动创建其余楼层楼梯和扶手,如图7-43所示。保存文件。
图7-42 图7-43
7.4.5 坡道
Revit Architecture 的“坡道”创建方法和“楼梯”命令非常相似,本节简要讲解。接上节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1F-1”,打开”-1F-1”平面视图。 单击“常用”选项卡“楼梯坡道”面板“坡道”命令,进入绘制模式。 单击“图元”面板 “坡道属性”命令,打开坡道“实例属性”对话框,设置参数“基准标高”和“顶部标高”都为“-1F-1”、“顶部偏移”为“200”、“宽度”为“2500”,如图7-44 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