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6:36:33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案例: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 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 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下面从“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政府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其目的不是营利,而是有效地增进、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这就牵涉到“政府应当做什么”“政府能够做什么”的问题。事实上,由于政府失败、市场失灵和公民社会自主发展、政府行为的有效性、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政府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时必然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案例中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一、 从政府职能与职权的角度来分析:

政府的职能与职权要是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温州市政府具有行政执行、发布决议和命令、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和维护以及监督审计的职权。在上述案例中,该市政府主要行使了组织管理的职权,例如通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达到了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文化建设和民族、公安等工作。而该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则说明其行使了“发布决议和命令”的职权。

但是,政府职能具有有限性,也称为政府职能的限度,具体包括:一是能力限度,即政府是否具备承担某些社会或市场的能力,如果没有能力最好不要干预;二是效率限度,即在市场机制、社会组织和政府行为具有相同调节能力的条件下,应当有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问题,行政干预应以最高效率为限度;三是合法限度,即如果现存的政府行政、社会组织或市场机制在技术上都有能力,在经济上都能以低成本来满足特定的需求,那么谁更符合法律与公正的原则,就应由谁来承担。在上述案例中,放任民营经济自由发展是符合效率最优原则的,而且,温州市政府未必有能力承担市场经济的管理工作,所以此时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事实上,追求有限行政的政府并不等于它是一个弱政府或无

能的政府,相反,有限政府的实质是追求强力政府和高效行政。

二、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分析: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结合、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内在缺陷,关键是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干预在纠正市场缺陷的同时,避免和克服市场失灵。在温州市政府的案例中,政府的“无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了外部环境,而政府的“有为”则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具体体现:参与了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承担了公共政策的制定功能。

正确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强调市场的充分发展,也要强调政府功能的合理发挥,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补充,并且要合理把握好如何实现好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与政府对市场的合理干预之间的平衡。现实而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来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最优组合。温州市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政府干预的长处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由此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标。

三、 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来看:

政府与企业分别提供个人消费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企业主要关心经济利润率,而政府主要考虑社会利益,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关键。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只是各级政府的附属物,这导致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出现各种矛盾与冲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构建新的政企关系意义重大。温州市政府实行政企分开,迈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步伐。

总之,温州市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有为”与“无为”,很好地反映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所表现出来的几大特点,即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搜索更多关于: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案例: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 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