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
1、课件出示学生的精彩广告词,感情朗读。
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
2、读到这儿,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地说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来自一流的建筑工程师,没有建筑师的精心打造,辛勤劳作,哪有这么温暖舒适的住宅。 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这位建筑工程师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处使你感触最深? b、划出蟋蚌挖掘动作的词。 3、汇报交流。
4、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三、升华课文,谱写歌词
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还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蟋蟀爱唱歌,蟋蟀的歌声也很动听,现在,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 2、师生用课文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蟋蟀和蝉都
第 13 页
是歌唱家,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蟋蟀和蝉》的歌词好吗? 四、生创作交流
师生伴着《蜗牛与黄鹂鸟》旋律,齐唱改写歌词《蟋蟀和蝉》。(附歌词)
啊门啊前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工具柔弱又简单,一点一点往下挖。 啊树啊上有两只蝉,,阿嘻嘻哈哈在笑它。洞穴随处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五、布置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蚌的声音)。2、选做题。
a、《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b.用以下几个小动物编个故事 蚂蚁 蜜蜂 蟋蟀 蝉 蝗虫 螳螂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 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出名:唱歌、住宅 选址慎重(向阳、隐蔽)
住宅的特点:门口门外(干净、平坦) 屋子内部(简朴、干燥)
第 14 页
初寒动工 工具柔弱
建造的过程:不懈工作 不随遇而安 长期整修 吃苦耐劳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第 15 页
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 三、观察、读文,相互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四、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第 1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