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大学社会管理视角的旅游与旅游业

云南大学社会管理视角的旅游与旅游业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47:43

社会管理视角的旅游与旅游业

第一讲:旅游与公平发展 第二讲:旅游与地区形象 第三讲:旅游与田园乡村 第四讲:旅游与公民素质 第五讲:旅游与健康养生

第一讲:旅游与公平发展

旅游通过人际流动,提供劳务服务,实现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交换,从而使财富发生转移。 动物和人的区别:制造工具(劳动:改变自然物体的物理和化学属性)

旅游是一种朝阳产业 巴普洛夫实验 案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游(沟谷热带雨林),苏杭江南园林游

旅游活动的特制是什么?

旅游是一种空间移动{

旅游活动的含义 (旅游者受旅游资源的吸引,通过旅游业的运行,而达到旅游目的的一种活动); 旅游活动的要素 (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题),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业(介体)); 旅游活动的特点;(1.综合性2流动性3审美性)}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闲暇时间;收入水平;旅游动机); 旅游客源地的特点;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高于日常生活水平;具有从众心理;具有极高的安全要求)) 旅游是一种脱贫途径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景点,景区,旅游区

旅游目的地类型:自然风光型,人文古迹型,综合型,人造景观; 旅游目的地特点:具有吸引力,具有可游览性,具有接待能力 旅游是一项服务贸易

1旅游终端消费(特点(综合型,劳务性,伸缩性) 2旅游平衡收支 3旅游民间外交

第二讲:旅游与地区形象

旅游形象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旅游目的地各种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质,是旅游目的地基本特征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应。 旅游形象研究代表成果:

北京大学:陈传康:旅游形象策划论文;深圳大学: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云南大学: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理论研究) 旅游形象分类:

历史形象:指旅游目的地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形象(一座边疆多民族历史文化名称)

现实性形象:指旅游目的地通过媒体传播强化的现实存在现象(一座充满活力春意盎然的城市)

未来现象:指旅游目的地面向未来发展目标的理想形象(中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旅游形象的构成:

旅游吸引物:包括了旅游产品与核心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构成了游客感知的核心要素

旅游环境: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旅游目的地地方性特征的集中表现,是旅游者旅游形象的基础元素 旅游目的地的各类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及其员工以及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者旅游形象的形成具有支撑作用

旅游形象的特点:(只包含最下面的1内容2效应3形成)

1旅游形象的内容

1理念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个性,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理念识别系统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核心和灵魂。

2行为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民众行为,它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具体化,是旅游目的地理念的载体;

3旅游目的地识别系统包括了建筑形式,公共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象征图案,宣传口号等显形的这些符号,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为直观的展示。

1内容的综合型:既包括地理位置,环境氛围,园林绿化等物质表征,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丽丽那个,管理水平等社会表征,还包括质材类型,标志色彩,特别图案等外观表征

2效应的稳定性:即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也是人们形成的稳定印象,还是市场识别的身份证

3形成的可塑性:即有过去人们历史形成的“原生现象”,也有现实人们识别的“诱导形象”,还包括人们憧憬的“未来形象”

旅游形象的塑造

1旅游形象的定位

主体个性:指旅游地的独特风格;

传达方式:只把主体个性有效准确地传递到受众的渠道; 大众认知:指旅游形象被受众认识知晓的程度。

2旅游形象塑造:

1领先定位—独一无二或无法替代品质的定位(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比附定位-不占据形象绝体最高阶,攀附第二位的定位(牙买加—加勒比海中的夏威夷 下龙湾—海上石林)

3逆向思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北有兵马俑,南有恐龙谷)

4空隙定位—比附定位和逆向定位都要与游客心中原有的旅游形象阶梯相关联,在形象空白全然开辟一个新形象的定位,(一脚

踏进中国,一日走遍中华, 云南-永远的香格里拉)

5重新定位—以新形象替换旧形象,(第一代“七彩云南”第二代“云南-永远的香格里拉”,第三代“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

一代“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第二代“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三代“好客山东”)

第三讲:旅游与田园乡村

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以乡村自然与人文景物为吸引,以休闲为主要生活内容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类型:

1乡村田野:以田园风光,绿色生态为主的农业旅游 2村落聚落:以农村小镇,特色村落为主要对象的农庄旅游 3乡村节事:以乡土文化,民间习俗为主要对象的民俗旅游 4特色农业:以园艺农场,果园林场为主要对象的园艺旅游) 乡村旅游特点:独特性,分散性,参与性,民俗性

浙江西塘,苏州周庄,苏州同里,浙江前童古镇,安徽西递,安徽宏村,兰溪诸葛村,江西婺源,江西安吉,湘西凤凰古镇,太仓沙溪,云南元阳,福建培田古村,浙江乌镇,云南和顺古镇,重庆涞滩古镇,江苏光福古镇,河南朱仙镇,江苏木渎古镇,山西皇城村。(20最美乡村)

乡村旅游模式

1城郊依托型(分布于中心城市周边,以环城游憩形式存在,如上海近郊朱家角,成都都江堰三圣乡,昆明西山区团结镇)

2景区附着性(围绕大型旅游景区,作为景区附属接待点,如丽江古城的黄山乡,黄山脚下的徽派乡村等)

3交通沿线性(分布于旅游交通热点,作为两个旅游地之间的衔接点,上海到苏州之间的周庄,大理至丽江之间的新华村) 4独立成长型(乡村聚落规模大,民俗资源丰富,具有人类价值的典型乡村,如贵州西江的千户苗寨云南腾冲的和顺侨乡,云南丽江的摩挲落水村)

乡村旅游开发

1民居建筑保护:有乡村博物馆,典型民居院落,历史名人故居等形式 2文化空间保护:有村落形态,街区,技艺传习馆等形式

3乡村管理模式:有“公司农户”“村委会+农户”“政府+村委会”等形式

4利益分配机制:”有门票分成,“收入再分配”等形式

5新农村建设:有建筑景观化,田地园林化,社区休闲化,营销市场化等形式。

中国第一魅力古镇:和顺(最大乡村图书馆,名人辈出的乡村,私人抗战纪念馆)

第四讲:旅游与公民素质

旅游者行为价值意义

1反映国家道德水平。 个人道德是国家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旅游者行为反应着国家道德的价值评价,体现着国家的道德水平。

2体现国家的文明程度。 公民的文明素质是国家文明发展的积淀,是国家竞争力的软实力表现,是国家发展趋势的精神折射 3折射社会教养标尺。 个人旅游行为是社会教育发展在个人身上的折射,是个人受教育程度的直接体现,公民个人行为是判断社会教养的尺度)(案例:华尔街骑牛大学生硫酸泼熊)

旅游者文明缺失表现

1公共卫生2交通购物3公共场所4文化交流5社交修养6消费住宿

文明缺失的危害: 1损害国家形象 2损害企业收入 3损害旅游环境

文明缺失的成因:

1文化差异:不同民族与国家存在的文化差异,会形成文化冲突,如西方文化的隐私权观念

2社会公德: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包括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体制转型,思想观念转型,公共道德体系还没完善,社会规范还为内化于民众心中,公共道德还存在社会大面积缺失

3违法行为:一些行为在有的国家是触犯法律的,如在新加坡不得在公众场所吸烟,不得吃口香糖

旅游者素质提升措施

1政策引导:政府建立健全旅游文明行为约束机制,贯彻《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指南》有效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2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 ,广播,电视,网络等利用电视宣传片,公益广告等艺术形式生动的教学宣传。3行业自律:旅游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文明性的提升能够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敢于充当文明提升的先锋 4景区措施:设置警示标示牌,建立科学游览系统,,控制游客数量。

第五讲:旅游与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旅游含义

健康养生旅游是指将健康,养生,旅游三大元素融为一体,以特定的选址,特定的活动,特定的内容为特色,以保持身心平衡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该定义表明:

1功能作用:健康养生旅游不仅包括人们身心健康,而且包括精神的愉悦,是身与心的统一 2活动内容:健康养生旅游以特定的主题为内容,或是健身运动,或是保健医疗,休闲调养 3产业元素:健康养生旅游包容了健康,养生,旅游多种元素,需要复合型的产业支撑) 健康养生旅游特点:

1参与的普适性 2活动的体验性 3消费的综合型 人群的稳定性

养生旅游目的地的:杭州西湖,海南三亚,湖北武当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福建武夷山,浙江天和山,湖北神农架)

健康养生旅游模式

1健康管理模式:是以专业的健康维护计划为基础,以网络平台,会员制的组织形式,对游客的生活起居等一系列生活方式做出合理安排,并根据需要提供营养餐的配送,健康检查,等活动,也称“IT+健康+旅游”(北京九华庄) 2健康医疗模式:(泰国,印度)

3健身俱乐部模式:以会员形式或出售消费卡的形式,依托主打旅游资源和产品,把一系列的养生休闲绿玉活动,特别是健身旅

游项目包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开发模式。(城市健身俱乐部)

4养生地产模式:以养生休闲为核心主题和吸引力,打造具有相当丰度的产品支撑,具备完整的旅游产业配套要素,可以构成独立的旅游目的地。很多景区具备发展成为这样类型项目的条件,但因产品的定位主题 不够突出显,还未形成真正的养生休闲的旅游产地。

健康养生旅游开发

1 健康养生旅游资源基础

1空气资源 2气候资源 3山林资源 4水资源 5文化遗迹资源 6民俗资源 2健康养生旅游开发类型

1健康养生餐厅2健康养生会议中心3健康养生购物场所4健康养生培训基地 5健康养生度假村

世界著名SPA旅游地:意大利Devarana水疗中心 香港Sleep and Spa芳疗——仁民饭店 美国MII AMO SPA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社会管理视角的旅游与旅游业 第一讲:旅游与公平发展 第二讲:旅游与地区形象 第三讲:旅游与田园乡村 第四讲:旅游与公民素质 第五讲:旅游与健康养生 第一讲:旅游与公平发展 旅游通过人际流动,提供劳务服务,实现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交换,从而使财富发生转移。 动物和人的区别:制造工具(劳动:改变自然物体的物理和化学属性) 旅游是一种朝阳产业 巴普洛夫实验 案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游(沟谷热带雨林),苏杭江南园林游 旅游活动的特制是什么? 旅游是一种空间移动{ 旅游活动的含义 (旅游者受旅游资源的吸引,通过旅游业的运行,而达到旅游目的的一种活动); 旅游活动的要素 (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题),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业(介体)); 旅游活动的特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