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工焊接工艺文件
图7-6 焊料金属化合物层
6.2.5 焊锡丝的规格
6.2.5.1
焊锡丝的直径要与焊盘直径相匹配,近似等于焊盘直径的1/2为佳。
7 焊接质量判定
7.1 典型焊点的形成及其外观
图8-1 典型焊点的外观
参见图8-1,从外表直观看典型焊点,对它的要求是:
7.1.1.1
形状为近似圆锥而表面稍微凹陷,呈漫坡状,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对称成裙形展开;虚焊点的表面往往向外凸出,可以鉴别出来。
7.1.1.2
焊点上,焊料的连接面呈凹形自然过渡,焊锡和焊件的交界处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
7.1.1.3 7.1.1.4 7.1.1.5
表面平滑,有金属光泽。 无裂纹、针孔、夹渣。
焊接中的引脚末端可辨识,最大引脚伸出长度为1.5mm。
7.2 焊接质量的判定 (依据IPC-A-610D)
焊点润湿 目标 ?焊点表层总体呈现光滑和与焊接零件由良好润湿;部件的轮廓容易分辨;焊接部件的焊点有顺畅连接的边缘; ?表层形状呈凹面状 可接受 ?可接受的焊点必须是焊接与待焊接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90度的连接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锡量过多导致蔓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轮廓时除外 不可接受 ?不润湿,导致焊点形成表面的球状或珠粒状物,颇似蜡层面上的水珠;表面凸状,无顺畅连接的边缘 ?移位焊点 ?虚焊点 焊点状况 可接受 目标 不可接受 ?无空洞区域或表面瑕疵; ?引脚和焊盘润湿良好; ?引脚形状可辨识; ?引脚周围100%有焊锡覆盖; ?焊锡覆盖引脚,在焊盘或导线上有薄而顺畅的边缘。 ?焊点表层是凹面的、润湿良好的焊点内引脚形状可以辨识。 ?焊点表面凸面,焊锡过多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但从主面可以确认引脚位于通孔中; ?由于引脚弯曲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 目标 可接受 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主面 不可接受 ?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60° ?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0 ?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 100% 目标 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辅面 可接受 不可接受 ?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 ?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60° ?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 100% 目标 可接受 有引脚的支撑孔-垂直填充 不可接受 ?周边润湿角度<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 ?周边润湿角度=360° ?周边润湿角度≥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 100% 引脚折弯处的焊锡 目标 ·引脚折弯处无焊锡 可接受 不可接受 ·引脚折弯处的焊锡不接触元·引脚折弯处的焊锡接触元件件体 体或密封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