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训练:第3单元 第7课 第2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课时分组训练 Word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时分组训练
|A组(基础达标)|
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
解析:选B 解答古文言文材料题应注意理解其意思,A项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D项有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表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C项与题干无关。故应选B项。
2.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否定了人的能动性,舍去;偶然联系也具有客观性,排除偶然联系的观点错误,③舍去;②④符合题意。
3.“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去选择、去决定,要充分考虑事物之间的联系,考虑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后果,这也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要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的体现。所以①③正确。②④与题意无关。
4.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将人类漫长的文明连接并延伸开来。这说明联系是( )
A.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B.主观的,人们能建立新联系 C.多样的,不同联系作用不同 D.客观的,任何事物间都有联系
解析:选C 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不为材料所反映,A项不当选;联系是客观的,B项错误;“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将人类漫长的文明连接并延伸开来”说明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作用不同,答案为C项;联系具有普遍性并非意味着任何事物间都有联系,D项错误。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区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C.②④
B.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①说法太绝对;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人为地创造事物之间的自在联系,③错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区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要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②④当选。
6.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定位 B.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选A 漫画反映部分管理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各自为政,不作为,A项是其应有的启示。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7.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园区型产品异军突起,乡村旅游、城市周边游、古城古镇游、节庆民俗游等持续升温——2019年“五一”假期,全域旅游实现了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这表明,发展全域旅游需要( )
①重视关键部分功能对区域整体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②善于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③善于统筹兼顾,处理好影响事物发展的自在联系 ④优化区域内各部分的组合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优化区域内各部分的组合以实现整体功能最
大化,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善于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②④当选;材料未体现关键部分的作用,也没有体现自在联系,①③不当选。
8.山东省把全省的区域布局规划为“一群一圈一带”。“一群”是指东部的“半岛城市群”,以青岛为中心,范围包括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日照、淄博、东营等8个地级市,突出“开放、融合、发达”的区域特色,使之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一圈”指济南都市圈,以济南为中心,带动辐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使之成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带”指的是鲁南城市带,涵盖临沂、济宁、枣庄等地级市,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资源的突出优势,使其成为重要的能源和煤炭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一群一圈一带”互为依托,实现联动,共同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山东省的区域布局规划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
解析:本题属于体现类型的题目,应结合材料内容回顾教材中系统优化方法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进行回答。作答时可按照“总—分”的顺序,首先阐述山东省的区域布局规划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其次结合材料具体阐述系统优化方法的三方面表现。组织答案时务必要做到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答案:山东省在区域布局规划中,从自身的整体发展着眼,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具体表现在: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山东省统筹安排,把全省的区域布局规划为“一群一圈一带”,形成山东发展的整体格局;“一群”“一圈”“一带”也突出了自身的整体性。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山东确定了“一群”“一圈”“一带”的中心城市,突出发展特色,相互之间互为依托。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一群一圈一带”形成有序、合理的结构,使山东发展的功能具有了趋向优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
|B组(能力达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