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园林史 - 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 - 93分
中国园林的早期 --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
——中国园林史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 专 业
风景园林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王劲韬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林史结课论文
中国园林的早期—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
风园
指导教师 王劲韬
摘要
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具有开拓之功。其主要特征为: 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 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的形成, 园林情趣多元化。它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格局与基调, 催生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绪, 山水怡情成为文人永远的向往。
关键词:秦汉,园林,山水,上林苑
2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林史结课论文
目录
一、前言 ..................................................... 1 二、基本特点 ................................................. 2 (一)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 ................................ 2 (二)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的形成 .................... 2 (三)多元的园林情趣 ........................................ 2 (四)蓬莱仙境——古人永久的憧憬 ............................ 3 (五)规模宏大 苑中有苑 .................................... 3 (六)功能众多 宫苑结合 ..................................... 4 三、总结 ..................................................... 5 参考文献: ................................................... 6
II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林史结课论文
一、前言
中国的园林艺术发展的源头,往前推算,有的学者强调魏晋南北朝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将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然而,秦汉工匠在模仿真山真水的过程之中就已经渐得师法自然、妙造自然之趣。况且狩猎、生产等活动并非秦汉园林的特征,只有上林苑等皇家园囿能够提供大规模的狩猎、生产以及听政、接见外国使者等用途,其他的秦汉一般园林主要还是用于观赏风景与娱乐,这一点和中国之后的园林并没有区别。
秦汉是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汉时期出现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以规模气势恢宏见长。在此时期,苑中苑兴起,面积宏大的园林丰富而不至广泛。最富中国园林特色的叠山理水手法初步形成,奠定了中国传统园林后续发展的基础。“苑”与囿相通,“古谓之囿,汉谓之苑”。秦汉时期的宫苑是一种以宫室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形式,是古代囿的继承和发展。宫苑一般在圈定的广大区域内聚土为山、辟灵沼水池,池中堆石积土成岛。并种植奇树异卉,养禽鸟百兽,供皇帝行猎游乐。宫苑中宫室建筑占重要地位,宫室建筑的布局多以地形错落变化,宫室之间有辇道相通,曲折迂回。
此外,西汉时期,以贵戚、官僚为主体的士族开始形成。这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享有种种特权的士族,逐渐形成封闭、自给自足、自成一体的封建庄园经济。在这些封建庄园中出现了最早的私家园林。汉代的私家园林的出现在中国园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发展并演绎后世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与精华。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