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压管网式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高压管网式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陈应新 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10048)
摘 要 本文全面地阐述了高压管网式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适用范围
、组成、启动方式、技术性能、动作程序、安装要求、标志、相关专业设计要求、 设计程序、设计要点。
关键词 高压 管网式 全淹没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设计
由于火灾类别的特性和消防形式的适用性,许多场所或部位不能采用水消防形式,而适宜采用气体灭火消防形式。随着消防标准的提高,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作为气体灭火最主要的形式,其应用日趋普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进行全面阐述。 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概述 1.1 二氧化碳灭火剂性质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为气相,是一种无色、无味、干燥的惰性气体,比空气重1.53倍,无腐蚀,不导电。灭火后完全气化,没有残留物,不污损保护物,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二氧化碳灭火剂长期储存不变质,在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均适用。二氧化碳所需的灭火浓度对人有害。
1.2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机理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机理是主要窒息,其次是冷却。
灭火时大量的二氧化碳喷射到防护区(或直接喷向保护对象),降低了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周围)空气中的氧含量。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30~35%(体积百分比),绝大多数可燃物将被窒息。其次,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射出来,压力骤然下降,二氧化碳迅即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由于膨胀作用而吸收热量(气化热值138大卡/kg),对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有一定的冷却作用。 1.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范围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对易燃液体火灾、易燃气体火灾、电气火灾有较好的灭火性能。 1.3.1 适用火灾类别
(1)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2)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3)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4)电气火灾。 1.3.2 不适用火灾类别
(1)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3.3 适用场所
(1)电子计算机房、电气仪表控制中心、通讯机房;
(2)机柜间、电气设备间(变电所、配电间、发电机组)、电缆隧道; (3)图书库房、数据储存间、银行金库;
1
(4)飞机发动机舱、船舶发动机舱、发动机实验室、汽车库; (5)油罐、油槽、油泵间、静电喷漆间、危险品库; (6)食品仓库、烟草库。
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类
2.1 按照储存压力分类
按照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压力分为高压系统、低压系统。 (1)高压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剂以液态储存,储存压力5.17MPa,储存温度0~50℃,采用压力等级15MPa的高压钢瓶储存,充装率0.6~0.67kg/L,其规格有40L、70L,分别储存24kg、42kg。
优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无需配置制冷保温系统,无日常运行能耗,管理方便、维护简单。 缺点:操作不灵活,系统一旦启动就无法关闭。高压系统的启动需外部气源。 适用条件: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量较小的灭火系统。 (2)低压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剂以液态储存,储存压力2.1MPa,储存温度-20~-18℃,采用低压储罐储存,充装率0.9~0.95kg/L。
优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量大,通常在t级以上,直至10t级,最大100t。操作灵活,系统随时可以关闭,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控制系统的误动作提供了补救措施。低压系统的启动无需外部气源。 缺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需配置制冷保温系统,有日常运行能耗,管理不便、维护复杂。 适用条件: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量较大的灭火系统。 2.2 按照灭火方式分类
按照灭火方式分为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 (1)全淹没系统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设计规定用量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剂呈雾状喷射。 适用条件:有限封闭空间。 (2)局部应用系统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剂呈液态喷射。
适用条件:敞开空间。 2.3 按照分配形式分类
按照分配形式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单元独立系统。 (1)组合分配系统
1套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2个或2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单元独立系统
1套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1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4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2
按照结构形式分为管网式、无管网式。
管网式适用条件: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量较大的灭火系统。 无管网式适用条件: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量较小的灭火系统。
3. 高压管网式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1 组成
高压管网式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由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瓶装置、管网系统组成。灭火系统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控制系统联锁而联动工作。 (1)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装置
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装置由储存容器(高压钢瓶)、容器阀、储存容器框架(包括称重检漏装置)、高压金属软管、集流管、安全阀、压力开关、单向阀、选择阀组成。 (2)启动瓶装置
启动瓶装置由高压氮气启动瓶、容器阀、启动瓶框架、启动管道组成。 (3)管网系统
管网系统由管道、管件、喷头组成。 3.2 启动方式
3种启动方式,自动、电气手动、机械应急操作。
无人值班,采用自动;有人值班,采用电气手动。启动方式(自动、电气手动)的转换,通过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设置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实现。 3.3 技术性能
(1)防护区设置火灾探测器,就地、控制室或值班室分别输出声、光报警信号。
(2)防护区门外设置手动控制盒,手动控制盒内设置“电气手动”、“紧急停止”按钮。“电气手动”按钮为启动灭火系统,“紧急停止”按钮为紧急停止灭火系统的启动。
(3)每个防护区对应灭火系统的1个选择阀(电磁阀),选择阀(电磁阀)开启信号DC24V/1.1A。 (4)控制室或值班室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其具备以下功能: a. 灭火系统启动方式(自动、电气手动)的转换;
b. 与防护区的火灾探测器联锁,当灭火系统启动方式为自动,能够自动(联锁)启动灭火系统; c. 人工确认发生火灾,需要启动灭火系统,能够电气手动启动灭火系统;
d. 人工确认不需要启动灭火系统,在灭火系统启动之前,能够紧急停止灭火系统的启动;
e. 无论灭火系统启动方式如何,执行启动指令30s(延迟时间)后,输出启动信号至灭火系统的电磁阀(安装在二氧化碳钢瓶储存间);
f. 执行启动指令后,能够输出触点(开关)信号自动(联锁)关闭防护区的通风设备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 3.4 动作程序 参见图1。
3
图1 动作程序方框图 3.5 安装要求 (1)安装分为灭火系统设备和管道,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进行。
(2)灭火系统设备设置框架,保证设计尺寸,固定牢固,操作、观察方便,外形美观。
(3)管道材质20#无缝钢管,应符合GB8163的要求,无缝钢管内外镀锌。管道安装后进行水压强度(气压)试验,试验压力15MPa(气压12MPa),持续5min无明显滴漏(或明显漏气),而且管道不应变形。 (4)管道安装完毕,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氮气或压缩空气,试验压力10MPa。在无气源补充的条件下,持续3min,压力下降不得超过试验压力的10%。 (5)分布管道的水平定向敷设坡度,取顺向1~3/1000;
(6)管道支、吊架的安装执行《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第3.6.3条的要求。 3.6 标志
防护区附近设置警告牌,警告牌上包括以下内容:“报警时或喷射灭火剂时,应立即撤离该区域!”,“彻底通风前,请不要进入该区域!”。
4. 土建专业设计要求
4.1 防护区
(1)防护区为有限封闭空间。
(2)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围护结构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