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韩城市龙门新村CFG桩工程
1工程概况
韩城市龙门新村住宅小区9#、11#楼工程位于重阳村南侧,本工程为地下车库一层、
地下室两层、地上三十二层住宅楼组成。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6.00m,自然地坪约为454.6m。槽底标高-8.25,槽深7m,主楼地基为CFG桩复合地基,本工程的CFG桩采用沉管成孔混凝土成桩工艺施工,充盈系数不小于1.1,复合地基要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4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650KPa。成孔及成桩时应预留0.5m厚原状土保护桩头,成孔及成桩的质量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 设计依据 2.1 规范规程类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2.2 业主提供类
? 9#、11#楼地下车库坐标图及地基处理平面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3年5月27日 ?《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位置、地形及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韩城市以北2km鸦坡头村,火车道旁重阳仓储以西约200m。地势较平坦,
1
地面高程介于453.64m~457.51m之间,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高差为3.87m。地貌单
元属黄河右岸Ⅲ级阶地。 3.2地层
据勘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耕土、杂填土、残积黑垆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及冲积粉细砂、粉质粘土、中砂等构成。各层土的野外特征及埋藏条件详见表1.1
各层土的野外特征及埋藏条件 表1.1
地层 编号 ①-1 时代 成因 Q pd 岩性描述 耕土:由粘性土组成,含大量植物根系,结构松散 杂填土:由大量粉质粘土,少量粉层厚 (m~m) 0.10~0.50 层底深度 (m~m) 0.10~0.50 层底高程 (m~m) 453.28~ 457.11 450.26~ 454.03 ①-2 Q ml 煤灰、白灰和零星砖渣构成,成份杂乱。该层仅在No41、54号孔揭露 黑垆土:黄褐色~红褐色,块状结0.30~3.50 0.30~3.50 ② Q4 el 构,含白色网状钙膜、蜗牛壳碎片。0.50~3.10 具强烈湿陷性,坚硬状态 黄土:褐黄色,土质均匀,具大孔、0.90~3.50 451.56~ 455.33 ③ Q32eol 虫孔,含少量钙质条纹,偶见蜗牛壳碎片。具中等湿陷性,坚硬状态 古土壤:棕红色,具针状孔隙,含5.00~9.30 7.80~11.30 444.51~ 446.88 ④ Q31el 少量钙质条纹及结核,底部钙质结核较多,局部富集成钙板。具湿陷性,以硬塑状态为主 黄土:褐黄色,土质均匀,具针状0.90~3.60 9.60~13.36 442.33~ 444.98 ⑤ Q22eol 孔隙,含少量钙质条纹及结核。具湿陷性,以硬塑状态为主 2.90~7.40 13.60~19.10 437.00~ 440.35 433.92~ ⑥
Q21el 古土壤:黄褐色~红褐色,具针状2
1.50~5.80 17.40~22.60
孔隙,含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底部局部相变为粉土,局部具湿陷性,以硬塑状态为主 粉细砂:浅黄色~褐黄色,长石、⑦ Q2al 437.27 石英质,可见云母碎片,级配不良,湿~饱和,密实状态。层顶局部夹有粉土,该层夹粉质粘土透镜体 11.~30.10 36.0~48.10 419.96~ 428.74 ⑦-1 Q2al 粉质粘土:褐黄色,含氧化铁条纹及少量结核。以可塑状态为主 粉质粘土:灰黄色,含氧化铁条纹0.30~4.20 24.00~42.30 412.32~ 430.28 401.85~ 411.33 ⑧ Q2al 及少量结核,土质较均匀,以可塑状态为主,该层家中砂透镜体。 中砂:灰黄色,长石、石英质,可0.30~9.10 43.20~52.50 ⑧-1 Q2al 见云母碎片,级配不良,饱和,密实状态 0.30~7.00 43.70~48.60 405.60~413.33 386.22~405.79 ⑨-1 Q2eol 粉质粘土:灰黄色,含氧化铁条纹及少量结核。以可塑状态为主 中砂:灰黄色,长石、石英质,可0.90~9.20 50.20~68.90 ⑨ Q2al 见云母碎片,级配不良,饱和,密实状态。该层夹有粉质粘土透镜体 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25.10m 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勘探点均见到地下水,稳定水位深度为31.80~34.30m,相应的高程为
421.36m~423.47m,勘察期间属于枯水期。据区域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2.0m 4、CFG桩地基处理设计 4.1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
CFG桩全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取其中三种物质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邻近已有建筑经验、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和上部荷载等,地
3
基处理可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通过CFG桩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4.2 CFG桩设计参数及计算 4.2.1 桩径φ、桩长的初步确定
CFG桩桩径φ由施工方法和机械条件决定,采用沉管成孔,泵送超流态CFG骨料成桩的施工方法,选用桩径φ400mm。
根据9#、11#楼基底压力600KPa,同时参考基底下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结合施工技术和经济条件,拟选择9#楼用⑦粉细砂层、11#楼用⑦粉细砂层为桩端持力层。本工程桩顶标高为基础底板底标高以下500mm(褥垫层)。
4.2.2 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Ra计算
根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2.6式: Ra=Up×∑qsi×Li+qp×Ap
式中: qp:桩端土的端阻力特征值; Up:桩身横截面周长(m); qsi:第i层桩周土摩阻力特征值; Li:第i层土厚度;
Ap:桩身横截面面积,取0.1256m2; 4.2.3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验算
根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2.5式: fsp.k=m×Ra/Ap+β(1-m)×fs.k 式中:
β:桩间土强度发挥度;取0.9
fs.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取值);取150kpa m:面积置换率;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4.2.4设计参数(具体计算见计算书)
根据上述地层参数,结合相关规范及实例资料,本次设计参数见下表: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