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讲座1
例1:具有下列价电子的元素是属于哪一类或哪一种元素?
(1)具有3个p电子;(2)3d全满,4s有2个e-(3)有2个n=4和l=0的电子,8个n=3和l=2的电子。
七、原子结构和元素基本性质
1、原子半径:由相邻原子核间距测出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连接时,其核间距的一半为该原子的(单键)共价半径。
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变化规律:
(1)同一族: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半径增大,副族元素由上到下半径增大,但不明显。第五、六周期受到La系收缩的影响。
(2)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半径减小,主族比副族减小幅度大。因为主族元素有效核电荷增加幅度大;另外ⅠB、ⅡB原子半径比左边相邻元素大,这是因为d轨道电子填满屏蔽效应增大的缘故。 2、电离能
(1)概念:气态原子失去一个e-成为+1价气态离子所需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单一)电离能(I1)。气态+1价离子再失去一个e-所需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I2)……一般I1 (2)在周期表中变化规律(主要指主族元素) 1同一族比较:从上到下,I↓,原子半径增大的缘故。 2同一周期比较:从左到右,I↑,原子半径减小的缘故,有效核电荷渐增。但在ⅢA和ⅥA出现两个转折。即电离能ⅡA>ⅢA,ⅤA>ⅥA。前者是因为ⅡA失去的se-,ⅢA失去pe-,pe-能量比se-高,易失去,后者是由于ⅤA族p轨道已半满,较稳定,而ⅥA的最后一个e-要填入p轨道,必然受到原来已占据轨道的那个电子排斥,要额外消耗电子的成对能,故较易失去。 3、电子亲合能 (1)概念:气态原子获得一个e-成为气态-1价离子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该元素(单一)电子亲合能(E) (2)周期表中变化规律:与电离势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1电子亲合能数据难以测准,多类书中出入较大。 2ⅤA、ⅥA、ⅦA电子亲合能最大不是在第二周期,而是在第三周期。如:Cl>Br>F>I S>O 因为第二周期元素半径小,获得1个电子后电子间斥力大增。 3同一周期电子亲合能在 ⅡA、ⅤA出现反复。 4、电负性 (1)概念:电负性是指分子内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元素电负性越大,原子在分子内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越强。 (2)变化规律:类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 对主族元素:同一族上→下减小(ⅢA有些例外);同以周期从左→右增加。 例1.试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 (1)稀有气体在每周期元素中具有最高的电离能 (2)电离能Mg>Al;P>S (3)电子亲合能 S>O;C>N 例2:利用适用于单电子的玻尔理论计算: 1B4+离子的电子处于n=3时轨道半径和能量。 21mol处于该状态下B4+的电离能,是多少? 3 B4+电子从n=3跃迁到n=2放出的光波长和频率。 例3:为什么原子的最外层,次外层和外数第三层依次最高只能有8,18和32个电子? 例4:试依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 1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电子(l=4)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第七周期为未满周期,若填满后应有多少种元素?第八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3有人经过理论研究发现,第114号元素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试指出它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习题: 1、玻尔理论的要点是什么?这一理论对原子结构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存在什么缺陷? 2、几率和几率密度有何区别? 3、说明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要求。 4、电子云图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两者有何区别? 5、什么叫做中心势场模型? 6、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外围(亦称价壳层)电子构型可分为几个区域?各区域价电子构型有何特征?什么叫过渡元素? 7、元素的电离能的变化有何变化规律? 8、为什么电离能都是正值?而电子亲合能却有正有负?电子亲合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亲合能有何变化趋势? 9、鲍林是如何标度电负性的?电负性有何递变规律?试计算氢原子的电负性(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F-F键的键能为155kJ·mol-1;H-F键的键能为565kJ·mol-1)。 10、质量为10克的子弹运动,若它的位置准确测定到0.01cm,其速度的测不准情况如何? 11、计算铁(Z=26)原子中和3d电子相关联的σ、Z*和E3d 12、求锂原子(Z=3)的第一电离能。 13.计算波长为401.4nm(相当于钾的紫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质量和能量。 14.假如电子在一万伏特加速电压下的运动速度是5.9×107m·s-1。计算电子的波长,并与可见光波长进行比较。 16.设子弹的质量为0.01kg,速度为1.0×103m·s-1。试通过计算说明宏观物体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其运动服从经典力学规律(设子弹速度的不确定程度为10-3m·s-1)。 17.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18.请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19.通过计算说明,原子序数为12,16,25的元素原子中,4s和3d轨道哪个能量高? 20.请解释原因: ⑴ 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⑵ 第一电子亲和能为Cl>F,S>O;而不是F>Cl,O>S。 21.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 ⑴ 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⑵ 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各为多少; ⑶ 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2.判断下列各对元素中哪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并说明原因。 S与P Al与Mg Sn与Sb Cu与Zn Cs与Au 23.判断半径大小并说明原因: ⑴Sr与Ba ; ⑵Ca与Sc; ⑶Ni与Cu; ⑷Zr与Hf; ⑸S2-与S ; ⑹Na+与Al3+ ; ⑺Sn2+与Pb2+ ; ⑻Fe2+与Fe3+ 24.为什么原子的最外,次外层,和外数第三层依次最多只能有8,18和32个电子? 25.某元素原子M层电子比最外层的N层电子多8个,它为何周期何族元素,用四个量子数表明每个价电子的状态. 26.原子结构理论预测:(1)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g(l=4)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2)第七周期为未满周期,若添满后应有多少种元素? 第八周到期有多少种元素?(3)有人通过理论研究发现,第114号元素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试指出它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27.比较下列各对原子或离子半径的大小,并申述理由. (1) 原子半径:Ca和Sc;Ni和Cu;Zr和Hf;Cs和Sr;K和Ag (2) 离子半径:Mg2+和Al3+;La3+和Ce3+;F-和Na+;S2-和Cl-;K+和Cu+ 28.将下列原子按指定性质大小的顺序排列, 并申述理由. (1)电离能:Mg Al P S (2)电子亲合能:F Cl N C (3)电负性:P S Ge As 第三讲 配位化合物 3-1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一般服从于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内界与外界之间叫―某化某‖;―某酸某‖;―氢氧化某‖等。 一、内界命名: 1、次序: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或原子(氧化数<罗马数字>) 2、配位名称顺序: 无机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离子→NH3-H2O→有机分子。如:[Co(NH3)3H2OCl2]+ (1)多类配体如果不只一个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如: [CoClNO2(NH3)4]+:一氯·一硝基·四 氯合钴(Ⅲ)离子 [Co(CO)4(NH3)2]+:四羰基·二氨合钴(Ⅲ)离子 (2)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数目也相同,则按结构式中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字母顺序排列,如:[Pt(NH2)(NO2)(NH3)2]:氨基·硝基·二氨合钵(Ⅱ) (3)多核配合物命名:在桥联基前冠以希腊字母μ-,桥基多于一个时,用二(μ-),三(μ-)。如: [(NH3)5Cr-OH-Cr(NH3)5]Cl5 五氯化·μ-羟·十氨合二铬(Ⅲ) 五氯化·μ-羟·二(五氨合二铬(Ⅲ)) 3、电中性配体:一般保留原来命名,而CO、NO、O2和N2作为配体时,为羰基、 亚硝基、双氧、双氮。 4、同一配体若配位原子不同,则名称不同,如-NO2硝基、-ONO亚硝酸根、-SCN硫氰酸根、-NCS异硫氰酸根 5、常见配体缩写: 乙二胺(en)、吡啶(py)、硫脲(tu)、草酸根(ox-)、乙酰丙酮根离子(acac-)、乙二胺四乙酸根离子(edta-) 例 1、[CrCl2(NH3)4] Cl·2H2O 2、[Pt(NO2)(NH3)(NH2OH)(py)]Cl 3-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1、构造异构:配合物的实验式相同,但中心原子于配体间连接的方式不同而引 起的异构。主要有: (1)离解异构:如[Co(NH3)5Br]SO4和[Co(NH3)5SO4]Br (2)水合异构:如[CrCl(H2O)5]Cl·H2O和[CrCl2(H2O)4]Cl·2H2O (3)配位异构:如[Co(en)3][Cr(CN)6]和[Cr(en)3][Co(CN)6] (4)键合异构:如[Co(ONO)2(NH3)4]Cl和[Co(NO2)2(NH3)4]Cl (5)聚合异构:如[Co(NH3)6][Co(NO2)6]和[Co(NH3)4(NO2)2][Co(NH3)2(NO2)4] 2、立体异构: 配合物的实验式和成键原子连结方式都相同,但配体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又分为: (1)几何异构:配体在空间相对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Pt(NH3)2Cl]有两种异构体——顺式和反式 橙黄色,μ>0,溶解度大 亮黄色,μ<0,溶解度小 [CrCl2(NH3)4]+也有2种异构体,顺式和反式八面体Ma3b3存在面式、径式,如:[Co(CN)3(NH3)3]. 常见化合物类型与几何异构体数关系 MX3Y MX2Y2 MX2Y2 MXY2K 平四方MX4 形 1 2 2 3 异构体1 数 MX5Y MX4Y2 MX3Y3 MX4YZ MX3Y2Z MX2Y2Z2 八面体 MX6 1 2 2 2 3 5 异构体1 数 (2)旋转异构:若一个与其镜像不能叠合,则该分子与其镜像像互为旋光异构,如[Pt(NH3)2(NO2)2Cl]的旋光异构体为: 例:画出下列配合物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 (1)[PtClBrNH3Py] (2)[PtCl2(NO2)(NH3)2] 3—3 配合物价键理论 一、基本要点 1、中心原子M和配体之间的结合是由M提供空轨道,L提供孤电子对而形成的配位键。有σ配键、π配键。 2、中心原子(或离子)提供的空轨道,必须进行杂化,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了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稳定性。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