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巧记妙忆
巧记妙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现谈几点体会。
一、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忆“京杭大运河”: 一二三四五六七,运河知识要牢记; 一个中心在洛阳,北南两端是京杭。 三点作用不能忘,永通邗江分四段;① 沟通海黄淮江塘②,六年修筑民凄凉。 七个省市齐呐喊,绿水悠悠万年传。③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相关知识的歌诀很有兴趣,记忆起来摇头晃脑,效率特别高。
二、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较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
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隋朝大运河北到涿郡,南至余杭,中间为洛阳时告诉学生可用谐音“北捉(涿郡)南鱼(余杭)落(洛阳)中心(即北边的人捉南边塘里的鱼掉落在中心)”,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楚擒燕赵薇喊)东南西北到中间,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通过设计表格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进行比较,认识他们为了他们的统治而采用的一系列措施;通过列表就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时间、交战双方、重大战役、新式武器、重大事件及战争性质、影响进行对比,使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