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垃圾分类回收调查研究报告2

垃圾分类回收调查研究报告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2:08:56

关于银川市西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

调查研究报告

一、 调研背景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人类在高速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今,我们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严重威胁,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水资源污染、森林锐减??这些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由此,便给垃圾回收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的分类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垃圾回收设施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且复杂的城市垃圾处理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更高效的方法,完善现行的垃圾分类回收标准,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事业的发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现状 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达1.5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0亿吨。如果不改变垃圾的处理方式,按如此发展下去,将会广泛出现“垃圾围城”现象①。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高效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据美国环境专家内贝尔研究的结果,生活垃圾的90%都是可以回收的。也就说明垃圾里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理论实 施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将不仅大大推进资源化进程, 而且还会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1).

银川市居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与处理情况不容乐观。现在,我们在银川市小区、街道、学校等随处可以见到垃圾分类回收的垃圾箱,但是,垃圾回收问题并未得到人们在意识和行为上的重视,垃圾到处可见和混杂堆放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人们对目前的垃圾回收处理现状表示不满,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措施,改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二、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该项目以垃圾处理问题展开的相关调研,将课题调研的重点具体落实在银川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方面,即银川市居民生活可回收垃圾资源利用调查研究报告。

本项目实施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对可回收垃圾资源利用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我们的预

晋传阳 杨端明 《上海环境卫生发展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7月2日

期目标是:

1.以银川市西夏区为点,通过宣传,使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得到人们较为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使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在更广泛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成为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② 2.以银川市西夏区学校学生和学校周边的居民为宣传和调研的对象,首先使学校学生及周边居民明确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以点带面,以影响整个家庭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

3.通过宣传和调研,让生活垃圾有效的分类回收在一定区域内产生实际的影响,让垃圾真正成为一种可再利用资源。

三、调研的内容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回收效果差,效率低,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难度,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的现状令人堪忧,银川市和西夏区的状况尤为严重。

课题小组利用将近5个月的时间展开项目的调研,在西夏区各中学,宁夏大学,以及学怡园等周边居民小区和公园等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主要方式有问卷调查和结合现场宣传活动的座谈等。通过对调查所获一手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以下关于问题与现状以及原因分析和相应对策等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报告。

(一)问题与现状

1.生活中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不当。约55%的人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45%的人不了解垃圾分类处理。其中明确知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人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1%。

2.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足(特别在人口集中区)。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55%认为垃圾不能回收处理是由于设施不足的原因。

3.人们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认识不足,对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知识了解甚少。调查显示,只有22%的人表示自己接触过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知识。

4.人们对现行的垃圾处理不满。在调查中,约有22%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垃圾回收处理现状不满,其中主要以社区居民为主。

5.政府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处理的配套宣传措施不足。80%的人表示他们能接受人性化的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标语,37%接受警戒性的标语,22%接受带有文采行的宣传标语,而在生活中,很少能见到有关这方面的宣传。

6.政府在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调动社会资源不足。35%的调查对象对政府的政策满意度不高,导致他们没有充分的热情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队伍中来。

7.居民对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期望很高。86%的人们表示只要有条件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他们会自觉进行垃圾的分类投放,人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

(二)回收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造成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通过归纳和综合,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垃圾回收设施分类过于简单,给人们分类扔垃圾带来不方便。

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垃圾桶,大多分为两类: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也有的划分为三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不管是怎样的分类,普遍存在着除了图案基本按照国标执行外,在颜色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问题。而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垃圾成分趋于 复杂,可回收的垃圾种类也趋于复杂。一般而言,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物主要有: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织物 等。如果分类过于简单,垃圾桶上仅有一个可回收的标识,很难引导人们去完全分清垃圾可回收的种类,会给人们对垃圾的分类带来麻烦。

2.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缺乏,也是制约垃圾分类 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垃圾分类投放需要两方面的因素配合,一方面需要有完善而细致的垃圾回收设施,另一方面 需要居民有全面的分类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真正实现垃圾完全分类回收。很多人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可回 收的垃圾,比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等,但是还有很多垃圾 应该归于哪一类并不知道,这样便会形成有意识和无意识 地乱丢,使分类形同虚设。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没有真正 做到分类扔垃圾。有调查数据表明:由于没有找到这样的 垃圾分类箱,无法分类投放的比例占76.28%,由此可以看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是相当不全面的,这是影响垃圾分类投放效果不好的主要因素。

3.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垃圾分类 投放行为不具很强的约束力。

政策法规上的约束力是和居民个人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写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里,将会使垃圾投放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分类投放的意识也会增强。国内居民的分类投放意识差,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等制度上的问题。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但是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 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 管理方面,而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国家也颁布了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两者都是从垃圾处理方式角度考虑的, 用于给地方各级市政、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没有上升到法规上的层次,不能给予垃圾分类行为以法律约束。由此可见,国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立法工作尚不完善,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公民具体相关责任和义务。所以,居民在投放垃圾的时候就会缺乏约束力,而仅 仅靠个人意识和道德水平,这样无法保证完全做到对垃圾 分类回收。

4.垃圾回收处理还没能实现全面产业化,无法推动整个垃圾分类回收的发展。 从垃圾投放到垃圾输送、分类,再到垃圾资源化输出,只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才能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程度。垃圾处理不能永远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只有政企分开,将垃圾处理形成一种产业化链③条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目前,只有城市环卫部门在管理垃圾,他们主要负责将垃圾从社区运送到垃圾处理站。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垃圾的“资源化”③,垃圾分类回收的程度并不高。另

②吴文伟《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年17—19期

③董锁成 曲鸿敏《城市生活垃圾资源潜力与对策》第23卷 资源科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外,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存在很多靠捡垃圾或 收购废品为生的人群,在某种程度上为垃圾资源化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只是分散在各个角落,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其贡献能力有限。

5.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是从20世纪80年代 逐渐形成的,垃圾分类回收是在政府主导下由环卫部门 主导的事业单位负责。这种体制缺少群众的参与,很难 实现大范围的统一行动,也制约了垃圾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完善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具体内容 。

(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和原因分析,结合相关政府和部门的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标准,借鉴有关《居民生活垃圾资源潜力与对策》⑵的成果,就银川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提出以下对策:

1、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制订

这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关键性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垃圾分类回收相应标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现行的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标准为《生活垃圾分类标 志》(GB/T 19095—2008)。《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和相应标志。此标准将生活垃圾分 为了六个大类和八个小类,这六大类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④大件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物又分为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瓶 罐;有害垃圾主要是指废旧电池;可堆肥垃圾主要是指餐厨垃圾。更为重要的是,此标准规定了各类别相应的标志,包含了名称、图形符号和颜色等信息。这个标志的规定,在现在的垃圾分类回收事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垃圾回收,建议在总结垃圾分类回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在各种商品上强制 要求标注相应的可识别标志,并把这个办法作为主要内容 写进垃圾分类回收标准里,以此完善垃圾分类回收标准。具体建议如下:

(1)将目前的垃圾进行更加合理的分类。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目前垃圾只按如下四大类进行收集:可回 收物、有害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前三类为需要 回收处理再利用的垃圾,其他垃圾类将进行填埋、焚烧等 处理。其中,可回收物包含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 物和瓶罐等;有害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 可堆肥垃圾也称生物垃圾,是指适宜发酵处理做肥料的垃圾,包括餐厨和落叶等有机物;其他垃圾是指以上三种分 类以外的垃圾。

(2)统一制定上述四大类垃圾相应的标识。为了做 到可识别分类,必须制定各类垃圾相应的标识,该标识包 含图案、文字、颜色等重要信息。现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了各类垃圾对应的标识,主要是在图案和文字信息上有区别,在颜色上没有明显区分。所以,可以 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将各类标识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 别。这些不同垃圾类别标识的颜色要与垃圾桶的颜色一致。参照现行标准中关于垃圾容器的颜色规定,可以确 定垃圾分类标识的图案的颜色:可回收物标识颜色为蓝 色,有害垃圾标识颜色为红色;对于生物垃圾,回收后经堆肥处理可为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肥料,所以将生物 垃圾标识的颜色设

搜索更多关于: 垃圾分类回收调查研究报告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关于银川市西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调查研究报告 一、 调研背景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人类在高速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今,我们正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严重威胁,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水资源污染、森林锐减??这些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由此,便给垃圾回收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的分类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垃圾回收设施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且复杂的城市垃圾处理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更高效的方法,完善现行的垃圾分类回收标准,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事业的发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