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字钢套拱拱架在处理黄土隧道塌方段的
成之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将两层工字钢拱架封闭,确保两层工字钢连接成整体。
图九 在施工完成的套拱上填充部分袋装粉煤灰 图十 完成下层超前导管封闭塌方段
(6)预埋混凝土泵送管,封闭塌方体底部空间:
封闭塌方体底部空间,封闭过程中预埋2根高差为1m的混凝土泵送管及设臵一根达到最高处的排气管,在塌方下部拱架封闭后,分2次进行混凝土泵送填充,每次填充厚度为1米。每次混凝土填充过程必须安排专人严密监测支护沉降情况。
(7)轻型材料回填密实。
填充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剩余空腔体采用轻型材料回填,最后注浆使其密实。
5、后续施工采取措施情况
在坍塌部位处理完成之后,继续隧道开挖施工,为保证安全顺利穿过浅埋段,前期将变更超前小导管工艺技术参数,加密设计。具体情况如下:
(1)DK361+772.3~DK361+779段拱部120°范围采用长6m的双层超前小导管进行加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支护,钢拱架间距0.5m/榀。
(2)DK361+779~ DK361+799段拱部120°范围采用长6m的单层超前小导管进行加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支护,钢拱架间距0.5m/榀。
(3)DK361+799之后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
(4)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控量测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为隧道的正常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6、预防隧道塌方体会
6.1重视地质、对围岩进行动态分析
(1)加强围岩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发现开挖面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掌子面开挖并研究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2)监控量测工作必须持续有效进行,根据铁道部发文及验标规范要求,在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止掌子面开挖,查找问题原因或修改支护参数,做到满足安全施工需要。
6.2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1)加强围岩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发现开挖面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掌子面开挖并研究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2)软弱围岩、黄土围岩隧道和不良地质段,应采取正确的开挖方法及有效的支护手段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软弱围岩开挖原则
(3)充分考虑地表防水及下雨天气对浅埋围岩土体的影响,尤其为湿陷性黄土围岩隧道,在防水方面必须更加重视。
6.3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工艺工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在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更因采用人工开挖以减少多围岩的扰动。
(2)严格按照施工文件及设计要求施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开挖方法及支护形式,在开挖过程中,发现任何特殊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挖掘
(3)认真进行支护作业,保证施工质量。初期支护必须及时施做并保证施工质量,在特殊情况时,必要采取特殊支护形式。
(4)仰拱及二次衬砌施工必须及时跟进,不得滞后掌子面
(5)必须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监控量测成果,为后续施工起到指导作业。
7、工字钢拱架套拱在本次塌方处理施工中的效果
为验证工字钢拱架套拱在空腔部位回填后,是否满足刚度及沉降需要,特在DK361+768,DK361+770.5设臵初期支护收敛点及拱顶沉降反光贴,以观察填充后沉降变化。
7.1隧道塌方部位DK361+768填充处理完成后(9月20日-10月5日)收敛情况及拱顶沉降情况:
7.2隧道塌方部位DK361+770.5填充处理完成后(9月20日-10月5日)收敛情况及拱顶沉降情况:
7.3结论
此次塌方处理对隧道拱顶沉降控制良好,围岩变形具有很好的收敛性,支护结构受力趋于稳定。因此可以认为,此次塌方处理方案符合实际,施工工艺得当,施工质量满足要求,此次塌方处理方案是成功的,塌方处理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8、结束语
在隧道施工初期出现塌方情况,对隧道正常施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处理不得当将严重影响工程进程。通过监控量测数据显示,干阳沟隧道塌方段采用工字钢套拱方法处理方法正确,效果良好,未对整个工程进度及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将隧道出现问题过程、原因及处理方法加以总结归纳,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建议及预警作用,避免后续隧道施工中类似问题出现。
参 考 文 献
[1]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9-30.
[2]冯卫星等. 隧道坍方案例分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