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2 姓氏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姓、氏、李”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生字,认识“弓、走、钅”等部首。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了解中国姓氏有多少,有什么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了解中国姓氏文化。 教(学)具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教师活动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 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3)组词。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横中线上。生描红。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读。 3.小组合作。 4.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读第一节。 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1)指名朗读生字。 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 班级同学姓氏法)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 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教学反思 优点: 不足: 建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