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范本)
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对于立杆存在较大高低差时,扫地杆错开,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底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 4.1.6 剪刀撑
本工程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每3步5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本工程全部在50°左右)。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节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4.1.7 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钢跳板、厚5cm、宽20~25cm、长度为3m的钢跳板。在作业层下部架设四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以上每隔六层也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箍绕2~3圈固定。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构造见下图所示。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4.1.8 连墙件
连墙件的设置为三步三跨,一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不小于40m2,连接方式为预埋件,扣件连接。或采用抱柱形式连接。
⑴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
⑵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⑶ 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⑷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⑸ 连墙件的构造要求: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
⑹ 连墙件的构造要求: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
压力的构造,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⑺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4.1.9 安全防(围)护设施
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1.5×6.0m 的规格,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3.6m 处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五步距设隔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 及1.2m 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 高的挡脚板。 4.1.10 人行上下通道
人行上下通道设在烟囱人孔侧,采用直梯形式。 5. 质量保证
5.1 构配件允许偏差(详见下表8-1)
5.2 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详见下表8-2)
5.3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详见下表8-3)
5.4 质量保证注意事项
5.4.1 脚手架必须经过自检合格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使用,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5.4.2 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或继续使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