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棉花栽培技术
棉花栽培技术
一、棉花生长发育时期
(一)生育期 :生育时期长短,因品种、气候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约130一150天。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长加快,发育提前。因此,创造适宜条件,满足棉花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能促进棉花早发,延长有效结铃期,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生育时期 在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共经历五个生育期; 1、播种出苗期(10-15天) 2.苗期 (40—45天 )
3.蕾期 (25—30天 )4.花铃期(50—60天 ) 5.吐絮期 (30—70天不等 ) (三)棉花栽培时间
苗 期:4月下或5月初——5月下或6月初 蕾 期:5月下或6月初——6月下或7月初 花铃期:6月下或7月初——8月下 成熟期:8月下——10月中下旬
二、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棉子发芽一般需要经历三个过程:
一是吸水膨胀过程;
二是贮藏物质分解分化过程;
三是胚细胞生长、分化过程。棉子发芽出苗需要的条件 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棉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5一 12℃,适宜温度为28—30℃,最高温度为40—45℃。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昼夜平均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发芽。 (二)根及其生长
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组成。棉花根系生长的条件是:土壤温度18—25℃,土壤 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一70%,土壤酸碱度(pH值)6.5— 8.5,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三)茎、枝及其生长
棉花的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着生叶片的地方叫做节,节与节之间叫节间。节间的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生长稳健的棉株,节间较短,徒长的棉株节间较长。
(四)叶及其生长
子叶(子叶两片,呈茧形,对生在子叶节上 )是棉花出现真叶前,制造有机养分的主要器官。 (五)现蕾
当棉株第一果校上出现荞麦粒大小(长、宽约3毫米)的三角形花蕾时叫做现蕾。棉花的花蕾是由果枝的顶芽分化发育而成的;日平均气温多在25℃以上,所以棉株 生长旺盛,现蕾数最多。蕾期土壤湿度以保持田间待水量的 60%一70%为宜,如果低于55%时和高于80%以上,都会不利于棉株正常生育,影响增蕾保蕾。 (六)开花、授粉与受精
棉花现蕾后约经25天左右开花。棉花授粉、受精,一般以天气晴朗微风,空气湿度60%一 70%和温度25—30℃时最为适宜。开花时遇雨,花粉粒吸水 膨胀破裂,丧失生活力。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也会使花粉粒的生活力降低,阻碍受精。没有受精的子房就会脱落。
(七)棉铃、种子和纤维的生长发育
1
棉铃是由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棉铃按结铃时间,可划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总称为三桃。7月15日以前所结的成铃(棉铃直径达2厘米)为伏前桃;7月16日一8月15日所结的成铃为伏桃;8月16日以后所结的成铃为秋桃。 根据棉铃吐絮时间早晚,可分为霜前花和霜后花。棉纤维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扭曲期三个时期。 伸长期:棉花开花后第2天纤维初生细胞开始伸长,受精后5一15天伸长最快,25—30天纤维达最后长度。一般开花后3天内开始伸长的可发育成长纤维,3天后开始伸长的只能形成覆盖种子表面的短绒。影响纤维伸长的速度和长度,除品种等因素外,水分是主要因素。
三、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
(一)无限生长习性
棉花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主茎能向上持续生长,不断地生长果枝,果枝又可不断地横向增生果节,蕾铃能不断增加。
(二)棉花是喜温、好光 、喜温作物,一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据研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三)生长并进时间长
棉花从现蕾开始,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直到吐絮,一般长达70—80天。在这段时间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在营养物质分配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需要上存在着矛盾,如果处理不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或是生长不良,都会引起蕾铃脱落,达不到多现蕾、多结铃、结大铃的目 的。 (四)再生能力强
棉株的每个叶腋里都生有腋芽,当棉株遭受风、雹、虫等自然灾害后,只要时间充裕,采取措施创造适宜条件,就可以长出新枝条,获得一定的产量。
四、棉花的蕾铃脱落与保蕾保铃的途径
(一)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
不同棉种和品种间蕾铃脱落的差异 ,蕾铃脱落率差异较大,相差高达35%左右。7月下旬一8月上旬开花结铃盛期的脱落数约占总脱落数的56%左右。 (二)蕾铃脱落的原因
(1)有机养料不足或分配不当 当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时,棉株生长瘦弱或徒长,引起棉株体内有机养料不足或分配不当,使蕾铃得不到充足的有机养料而脱落。在外界环境条件中,对生理脱落影响最大的是肥、水、光、温等因素。
(2)没有受精 未受精的幼铃,由于生长代谢强度弱,吸收养分能力差,必然导致脱落。影响受精的原因很多,开花时遇到降雨、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都会破坏花粉和授粉受精过程。 (3)
1.植物激素平衡失调 棉株体内含有生长素、赤霉素、 细胞分裂索、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内源激素。这些激素类物质含量发生改变后,会使激素之间失去平衡状态,引起蕾铃脱落。 2. 病虫害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虫害有盲蝽象、棉铃虫、棉蚜等;病害主要有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
3.机械损伤 棉花生长期中,田间操作管理不慎,或者遭到冰雹、暴风雨等的袭击,都会损伤枝叶或蕾铃,引起蕾铃脱落。 (三)保蕾保铃的途径
1.改善肥水条件 2.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3.用合理密植改善棉田光照条件 4.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把病虫害所引起的蕾铃脱落减少到最低限度。
2
五、棉花的需肥规律
(一)产量与需肥量的关系 棉花产量不同,需要的氮、磷、钾数量也不同(3:1:3) (二)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 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也不同。 (三)施肥原则 棉花需肥量大,生育期长,施肥次数多。科学、经济施肥应掌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增施氮肥,配合磷钾肥的原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应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 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原则
六、棉花的需水规律
作物的需水规律:
作物一生中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需要量的变化规律。 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为临界期。
生育一生中对水分的需要量大体上是生育前期和后期较少,中期因生长发育旺盛需水较多。
生育期 灌溉定额 施肥定量 田管关键措施 亩总额 亩总量 200-230方 N P2O5 K2O 15kg 5-6kg 10-12kg 5% 3- 5% 3-4% 放苗、定苗、 早防冶病虫害 化控;三叶期多效唑4-5克/亩 苗 期 9-12% 蕾 期 13-15% 23-25% 18-20% 15-18% 综合防治蚜虫、棉叶螨 适时化控;六叶期多效唑6-8克/亩。 65-70% 70-75% 60% 7月10-15日打顶,每株保留7-8个果枝,株高60厘米左右。 综合防冶病虫害 花铃期 56-60% 吐絮期 18-20% 5% 14-15% 12-14% 促时早熟 七、棉花的产量结构、生育进程和种植密度 (一)产量结构 皮棉产量由每亩总铃数,单铃重及衣分三个因素构成 (二)合理生育进程 (三)种植密度
八、生理特性
棉花的生理特性一
1、喜硼,缺硼时容易脱落;叶柄环带是棉花缺硼的生理标志。
2、喜钾,缺钾时容易早衰;红叶茎枯病是严重缺钾的后期症状;老叶发黄是早期症状。 3、喜氯,缺氯时柔软易倒
4、棉花一生都需要补钾,尤其是坐桃时进入需钾高峰. 5、严重缺钾时会发生红叶茎枯病.
6、棉花生长季节多雨水,土壤施钾易随水流失,必须叶面喷施. 棉花的生理特性二
1、怕35℃以上高温,高温时不能受精,易脱落。
2、怕大风降温,24小时内气温下降8—10 ℃时会大量脱落
3
口诀
一、苗期防3病(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
壮苗好管理;
? 1、立枯病是黑杆不倒苗
? 2、炭疽病棉苗杆皮发红梭形、圆形斑
? 1、立枯病用药:根腐宁、保地宁、瑞托,浸种或苗床喷雾 ? 2、炭疽病用药:安美托、银托、瑞托喷雾 猝倒病用药:卡霉通、双福、上品、保地宁喷雾 棉花播种前及苗期病虫害
一、立枯病:黑根、烂根、缢缩变细 二、炭疽病:黑斑、中间凹陷
三、瘁倒病:茎基部变褐、凹陷、倒伏 四、虫害:苗蚜、地下害虫
二
? 移栽防治地老虎 ? 生根坐蔸防疫病 ? 想法缩短缓苗期; ? 地老虎咬根造成死苗 ? 疫病:棉杆茎下部皮烂
? 移栽棉苗主根断,发新根慢,长势慢,苗难发 ? 地老虎:宝撒、绿爽、瑞华
? 防疫病 促新根:绿普安、上品、甲霜灵锰锌、好先收 三
? 活苗快施促苗肥 ? 尿素点施亩5斤 ? 喷施叶面肥
? 活苗是指棉苗已开始扎根发新叶,进入正常生长期 ? 棉苗的根、叶已有吸肥、水的能力
? 亩苗约2500株,可点施,距苗约30公分,防止烧根
? 也可以用300-400倍尿素水叶面喷施,间隔5-7天一次,再连用三次、金施乐、氨
基酸、好先收喷施
四
? 五、六叶现蕾
? 开始防枯、黄萎; ? 五、六叶现蕾
? 开始防枯、黄萎;
用药:根腐宁、润露+枯萎灵+好先收+硼碘金施乐兑水淋施,株用药水30克,间隔10天一次,3次。 五
? 蕾半初现花(铃) ? 再施促蕾肥 ? 沟施穴施复合肥 ? 打杈抹芽搭好架;
? 50%棉株现蕾初花时,棉花生长进入需肥水旺盛期。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