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寒假历史家庭作业(4)辽宋夏金元
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寒假历史家庭作业(4)辽宋夏金元
体现,排除。
答案:A
10.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由管理
解析:题干中未提及《家礼》和《增损吕氏乡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扼杀,故A项错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时期,且应该是整体、系统的理学体系,不只是朱熹的具体做法而已,故B项错误;题干中“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推知朱熹使理学世俗化,故C项正确;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应该是乡村的具体操作实施,朱熹的做法只是为乡村自治铺垫而已,故D项错误。
答案:C
11.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成为官方学说 B.民主意识的萌发 C.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 D.理学思想的影响
解析:儒学从西汉时期即为官方学说,故A项错误;“南宋”没有“民主意识”,故B项错误;南宋理学已经确立,新儒学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
5 / 9
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寒假历史家庭作业(4)辽宋夏金元
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理学能够促使社会的责任感,故D项正确。
答案:D
12.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解析:北宋时期,随着商业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统治者对文化的统治是否减弱的问题;书坊主要满足一般市民的需要,文人的东西不一定符合市民的需要,故C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转型是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如中国古代的“唐宋变革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变革或者说唐宋之际社会转型的关键,是两税法的实施,这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他一切政治、文化上的变动都由此而起。两税法变革的动力何在?第一,生产力发展,引起剩余产品增多,推动商品货币关系进步,继而推动土地私有化倾向的发展,促成封建土地国有制难于照旧维持下去,不得不变均田制、租庸调为两税法。第二,经济关系变化的过程中,豪绅大地主日益腐朽和衰落,依附他们的农民因而获得人身自由,赋税制度不得不取消主客户之分。第三,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对旧制度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
6 / 9
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寒假历史家庭作业(4)辽宋夏金元
——摘编自庞卓恒《史学概论》
材料二 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文官化,使王朝免于内部的篡夺,但还是促进了独裁统治,因为靠出身而不是靠才学获得皇位的君主,开始成为不变的政治权威和群臣效忠的对象。在我看来,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这在内藤对唐宋转型的阐释中是核心内容,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事实上没有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
——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宋变革的原因,并指出庞卓恒先生是使用什么史观分析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转型的主要特点。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两税法”“生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豪绅大地主”“农民起义”等关键词,联系所学可归纳出引发唐宋社会变革的四层原因;第二小问,从材料可知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在推动变革中的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唯物史观立场。第(2)问,根据材料“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得出教育和科举使平民获得社会上升空间;根据材料“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为代表”并结合所学得出商业发展改变税收结构,并带来城市商业化;根据材料“文化变化为代表”并结合所学得出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礼下庶人的理学形成;根据材料“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可以得出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增强。
答案:(1)原因:生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进步;豪绅地主阶级衰落;农民起义的打击;两税法的实施。史观:唯物史观。
(2)特点:教育和科举使平民获得社会上升空间;商业发展改变税收结构,并带来城市商业化;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礼下庶人的理学形成;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加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 / 9
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寒假历史家庭作业(4)辽宋夏金元
材料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
——摘编自[日]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逻辑准确。)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出材料的观点,然后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再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在论述宋代具有近代色彩,可以围绕是否具有近代色彩提炼论题。如由“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得出宋代具有近代色彩,体现了社会转型趋势;由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依然是传统的封建社会,没有社会转型的因素。论述部分,如果是论题一,则结合宋代进步的史实论述;如果是论题二,则结合宋代落后的史实解答。
答案:示例一
论题:宋代具有近代色彩,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趋势。
论述: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结论:宋代出现了许多与传统古代社会不同的新的经济因素,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现了诸多新的现象,尤其是科技的进步非常显著,显示出进入新时代的诸多特征。
示例二
论题:宋代依然是传统的封建社会,没有社会转型的因素。
论述:政治方面,宋代依然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并处于不断强化的趋势之中,人民毫无民主权利可言,因此宋代仍然是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方面,宋代依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商业并没有成为经济的主体成分,农民深受国家和地主的双重压迫,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说明宋代还是传统的封建社会。
8 / 9
陕西渭南市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寒假历史家庭作业(4)辽宋夏金元
结论: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基本特征来看,宋代依然是传统的封建社会,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的因素,更不能说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9 /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